适老版 关爱版

打造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双向融合的“泽水园样板”

来源:津南好 发布时间:2023-05-10 13:48

“小区物业越来越贴心,只需一通电话,就上门解决了我们老两口的问题。”家住津南区葛沽镇泽水园社区的赵大姨看着自家刚修好的电灯,对物业服务赞不绝口。

这件暖心小事正是得益于葛沽镇泽水园社区不久前成立的“五彩驿站”,它将物业服务、志愿服务、低偿市场服务等进行“打组”,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推动物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又一举措。

为将基层“服务指数”转化成群众“满意指数”,一段时间以来,葛沽镇泽水园社区积极探索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双向融合,将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画好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党建+物业”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眼下,杨絮飘飞,户外晾晒的被子、葱绿的草丛总会被它“光顾”,鼻炎患者和过敏体质的居民更是避而远之。针对这一问题,泽水园社区党支部召集社区党员、物业公司负责人、楼门栋长、居民代表等入户了解情况并召开物业联席会议商量对策。物业公司组织人力、机械、药物,对所辖范围的杨树展开治絮专项行动,最大限度降低飞絮对环境卫生和群众生活出行的影响,消除安全隐患。

泽水园社区与物业公司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打造“红色物业”品牌,激活党建“一盘棋”,让物业服务“红”起来,基层治理“火”起来。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共议机制,形成了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党组织“督单”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建立物业经理和社区书记每日联合早巡、每周联席会制度,定期向辖区居民开展物业项目经理服务日,提供地毯清洗和家具维修等专项服务,开展设备设施房公共开放日等活动;将物业公司党支部党员作为社区“五彩服务队伍”重要力量,常态化开展小区巡逻、安全隐患排查、环境保洁、民意收集等工作,激发物业公司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目前,共参与解决小区燃气泄漏、高空抛物、楼内堆物等各类问题121件,持续推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由点向面延伸,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物业+志愿”畅通基层治理“大循环”

“2号楼2单元的楼道清扫完毕,大家注意保持呀!”“刘姐,尽快把自行车搬到车棚。”最近一段时间,泽水园社区的微信群非常热闹,其中的26名志愿者活跃度最高,“张罗”着楼道里物业的相关事宜。

泽水园社区人口多、楼龄长,物业水平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存在差距,尤其是物业保洁人员不足、楼道卫生不洁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3月份,泽水园社区联合物业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物业+志愿”的合作共建之路——成立“五彩家园”绿小圈志愿服务队“门前雪”项目。经过居民议事会、志愿者动员会、保洁技能培训会等流程,目前,该项目已吸纳了26位志愿者共同负责28栋楼里的“大事小情”,他们身体力行增添了物业服务力量,履行由社区、物业联合制定的保洁、监督制度,享受志愿者奖励机制。

除清整环境卫生外,这26位志愿者还将电梯灯不亮、地砖破损、楼道养宠、燃气泄漏、矛盾纠纷等社区“琐事”第一时间送达社区和物业公司,发挥移动探头和前沿哨所作用,为社区精准、高效服务提供了基础。

作为26位志愿者之一的白阿姨,从担任志愿者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以前习惯将一些瓶瓶罐罐、废旧杂物堆放在家门口,如今大家选我当全楼的‘管家’,我必须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现在不仅我家门前没有堆物,我负责的23号楼家家户户都很配合,楼道里整洁豁亮了起来。”白阿姨自豪地说。

社区对26位志愿者的选择尤为用心,高度契合了扶贫助困、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他们中既有生活困难人员,也有我行我素的居民。通过“五彩家园”绿小圈志愿服务队“门前雪”项目,这一群体在参与物业服务过程中,需求得到回应、生计问题得到缓解、生活陋习得到改变,同时,带动左邻右舍自觉掀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浪潮。如今,环境优美、邻里和谐、小区和美的社区治理新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从之前物业服务捉襟见肘,到现在人人参与社区治理,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切实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泽水园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孙秋晨说,“下一步,社区将通过开展‘五彩家园’系列行动,推动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再融合,进一步绘就‘民情地图’,拟出‘需求清单’,定制‘服务项目’,整合‘资源力量’,激活小区自治的‘一池春水’。”


分享到: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帮办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