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港镇以“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服务下沉、资源融通、文化浸润等创新举措,打造出覆盖“一老一小”全生命周期的社区服务综合体,让银发族乐享晚年、让红领巾快乐成长,构建起有温度、有质感的“朝夕美好”生活圈。在双港镇,一幅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延伸服务触角 破解“最后一米”难题
这边,家住双港镇御荣联社区的李阿姨通过手机微信向社区预约了空调维修,没过几日,维修师傅就上门顺利完成了维修服务;另一边,82岁的李大爷向社区网格员求助办理医保认证,工作人员上门后10分钟就成功办理。为了精准服务居民,御荣联社区在10个网格配备了移动办事员,创新推出“线上预约+定点服务”便民服务模式,通过微信接单、线上指导、上门服务,对各项服务事项分类开展“就近办”“线上办”“在家办”,将民生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聚焦“一老一小”差异化需求,双港镇各社区持续优化精准服务,让社区服务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关怀”。柳林社区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志愿者为独居老人开辟“应急维修绿色通道”,下水道清理、家电维修等服务随叫随到;领世郡社区建起“银龄互助”服务队,让“小”老人牵手“老”老人,自2021年成立以来,每名队员服务高龄老人时长达240小时;鑫港园社区“四色同心圆”课堂持续开展科普体验、亲子阅读、国风传承等青少年活动;河畔社区请来双港实验小学老师开办“课辅公益课堂”,寒暑假期间解决了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题”。
升级全龄场景 构建“代际融合”生态
以“全龄友好、代际共享”的视角,双港镇各社区纷纷因地制宜打造复合空间,实现”一空间多场景”的集约化利用。柳林社区“创意工坊”通过“以老带小”的方式定期开展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共享工具屋”形成邻里互助循环圈。领世郡第二社区则将闲置空间改造为适龄化健身区,同时增设防滑步道、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
如今,行走在双港镇各社区,能看到老人在健身区舒展筋骨,孩子在科普空间探索未来,志愿者在共享书屋整理图书……这些生动场景,正勾勒出全龄友好型社会的幸福图景。未来,双港镇将继续深化“朝夕美好”工程,让社区成为承载全龄幸福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