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至,万物生,田间地头、蔬菜大棚一片忙碌,生机无限。随着科技的持续赋能,无人农场、智慧管控等新理念、新技术已经创新性地融入了农业发展,为津南区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强支撑。农业“新密码”不断被解锁,一幅幅智能感拉满、科技范十足的生动图景在津南徐徐铺开,呈现“新、奇、鲜”的独特景色。
种业芯成,创“新”攻坚
“‘水果芹菜’比传统芹菜的口感更好,汁水更足,而且纤维少,榨汁更方便。”金谷集团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谭志刚介绍道,“目前我们正在选育阶段,如果顺利的话,几年后我们的水果芹菜新品种就能诞生。”
芹菜研发有了新动向,黄瓜新品种也传来好消息,在山东寿光完成2年区域试种的水果黄瓜长势良好,即将进入大批量制种阶段。蔬菜新品种的研发过程一般需要选育、杂交配组、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等几个步骤,时间跨度在5至10年,金谷集团的种子研发团队深耕创新攻坚,对核心产品辣椒、白菜、黄瓜、芹菜等进行不断提升改良,成立课题组,积极推进与科研院所针对分子标记、抗病性检测等领域展开合作,全力推进育种进程,把种子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津南区以保护种质资源为目标,积极培育好的种子企业,多年来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津南实芹、宏程白芹、津红系列辣椒等新品种,擦亮了“神农”和“宏程”等农字品牌;全力推进小站稻1号、2号新品种的审批进程,不断做强“粮食芯”,壮大“蔬菜芯”,打造“种业芯城”新高地。
智慧农业,“奇”抓共管
这几天,金谷集团蔬香园农业种植基地开启了繁忙的升级换代,作为智慧农业的示范引领者,园区拥有智慧大棚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虫情监测站等智能管家,可提供精准的环境检测、墒情检测、长势检测、施肥灌溉、虫情监测服务。此次园区选取3个棚作为升级换代的试点,促成智慧管控由集约化向分散化的技术转变。
数字化、智能化不仅为农业带来了新技术,也创造了新模式。土地认养等理念在数智技术的护航下,走进人们的生活,为农业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为了发挥智慧农业优势,金谷集团精细化管理,让认养者更有参与感。“升级前,系统由园区工作人员统一监控管理,改造后,认养者可单独管控所认养的区域,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度、墒情等,实现远程操控,尽享科技赋能的奇妙体验。”金谷集团下属公司天津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越介绍。
智能“小工厂”,农业“大帮手”。随着物联网、农业AI四大关键技能(环境数据采集、视频图像识别、环境智能调控、水肥智能决策)的推广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孕育了无限希望,展现出了无限活力。津南区充分发挥智慧农业引领作用,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数商兴农,抢“鲜”登场
为了抓住“数商兴农”发展之势,正营村搭建起的直播间不仅讲小站稻产品,还讲小站稻历史,把直播场景由室内扩展到田间,“如果手机有传递气味儿的功能,丰收时节的直播间将米香四溢。”苏利军说。为了保证小站稻的口感,让大家全年都能吃到“新鲜”的小站稻,正营村去年新建了两个恒温仓库,让小站稻储存在温度10摄氏度,干湿度在60%至70%之间的环境中,可起到良好的锁鲜效果,为以后的直播销售也奠定了品质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正营村还积极对接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积极探索电商平台助农新路径。
津南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装上了新引擎,全区积极探索实践“数商兴农”新举措,打开农特产品上行通道,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