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是激发市场活力、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充分发挥文旅在提振消费方面的优势,津南区聚焦文化市场优化,持续净化市场环境,推动形成规范有序、特色鲜明的文旅消费新格局,全区文化市场呈现出规范有序、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连日来,津南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书店、网吧、景区等经营场所开展全覆盖式监管巡查行动。巡查中,执法人员围绕出版物经营资质、设施设备、消防安全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
“在此次巡查中,某书店积极配合执法工作,在限定期限内改正了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轻微,且属于初次违法,符合不予处罚的情形。依据《京津冀地区文化市场初次违法后果轻微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有关规定,我们对其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津南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乃如说:“我们将服务意识深度融入执法工作各个环节,围绕文化市场领域免罚范围和具体细则、自由裁量适用标准,尤其是对‘首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且当事人及时主动改正’等核心适用情形,我们支队积极构建‘首违预警、再违约谈、三违处罚’的梯度执法机制,推动行政执法由‘刚性监管’向‘柔性治理’转型,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体现执法温度。”
与此同时,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企业基本信息、信用记录、违法违规历史等数据,实施“风险+信用”的差异化监管措施,分别建立“高、低风险企业库”,以数字化手段赋能文化市场治理。
津南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乃如介绍说:“今年以来,我们对辖区企业‘精准把脉’,服务企业200余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件,通过建立台账式‘诊断单’‘对症下药’,有效提升了文化市场监管的精准化水平。”
从以罚代管到智慧监管、从被动整改到主动规范,全区文化市场正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催生出更多的优质文化消费新场景。近年来,津南区以“春来踏青”“乐游一夏”“秋香稻津南”“民俗贺春”等四季主题为主线,每年常态化开展“津彩南望”主题文旅活动200余场次,创新发展“津南礼物”系列品牌伴手礼;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葛沽宝辇会展演成功举办,累计评定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2人;持续举办“董湘崑杯”京东大鼓邀请赛、“海棠花儿开”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寻源稻乡秋季美食之旅”入选全国二十四节气美食旅游线路……通过“监管+服务”双轮驱动,津南区正走出一条文化市场规范与繁荣并举的特色发展之路。
“下一步,区文旅局将持续加强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特色文旅场景;提升津南半程马拉松办赛规模品质,精心打造津南体育赛事的金字招牌,申请举办国家级棋类、青少年棒球、击剑等赛事,打造15个户外微场地和27个社区健身园,为‘十项行动·津南行动’注入强劲文旅体动力。”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刘冠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