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便利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津南区2025年十项民心工程项目中,“日常出行省心工程”把道路设施提升、城市灯光“智”管等作为精准发力点,打出一系列“升级改造”组合拳,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来到小站镇昌盛路,工人们正挥汗如雨开展道路施工,他们正在全力推进的就是“小站镇镇区易淹泡地区管道改造工程”,这也是津南区今年的民心工程之一。随着一条条道路旧貌换新颜,地下“血脉”也随之畅通,困扰居民多年的内涝问题逐步解决,道路出行环境更舒适。
小站镇镇区易淹泡地区管道改造工程覆盖北马路以南、葛万公路以北、盛塘南路、天山路、津歧公路以东、东环路以西区域,总计27条道路,总长超20.65公里。目前,已完成13条社区支路及盛塘北路等5条主干道部分路段管道及道路改造工程,并已开放通行,正在加快推进东马路、昌盛路、南付营路等后续改造工程的进度。“以前的路有很多坑,骑电动自行车很不安全,而且一到雨季特别容易积水,出行困难。”小站镇居民刘媛媛看着修好的路说,“现在路修好了,平整又宽敞,上下班、接送孩子特别方便,出行更安心了。”
“数智赋能”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和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津南区将智慧路灯能源托管纳入民心工程,不仅能够实现节能增效降费,还能为居民点亮安全出行路。
该项工程包括路灯设备更换和城市路灯智慧管控平台建设两个板块内容。其中,路灯设备更换板块对区管7900基路灯、11000多盏灯具进行智能化提升改造,涉及全区97条道路,目前已全部完成;智慧管控平台已建成,正在进行系统联调和数据更新。区城市管理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马永喆介绍:“更新后的光源穿透力增强,可以有效提升雨雾天气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智能化管理可以在特殊情况下,编制精准的道路照明方案,同时对电力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为了畅通微循环,提升道路通行质量,今年,津南区还实施了高心沟路改建、盛塘路修复养护和福惠道等3条道路部分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各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建设进度,让民心工程早日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