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鎏金,谷穗垂首。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小站稻核心种植区内弥漫着新谷成熟时特有的芬芳。
9月23日,津南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里隆重举行。农民们汇聚一堂,弘扬农耕文化,展现农民风采,凝聚振兴力量。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活动现场彩旗飘飘,红色气球与金黄的稻浪随风摇摆,绿色荷叶连绵铺展,多重“色彩”交织构成一幅精美的乡村油画,近百名群众到此,与农民共享丰收喜悦。
来到主会场,精彩节目好戏连台,天津锣鼓艺术团、天津音乐学院学生和小站古镇乐队相继亮相。从开场的震天锣鼓与飒爽武术,到承载乡土的《挠秧号子》,再到寄情故乡的《我的家乡》,以及欢庆丰收的《开门红》,整场演出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绘就了津南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崭新图景。
近年来,津南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推动“小站稻”等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美好愿景。为助力更多的地方特色农产品出圈和乡村文旅资源推广,活动启动了“‘农’墨重彩促振兴”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为“应旺”“奏耐天津”“津南二哥”等20名网络名人代表颁发“津彩南望”助农大使聘书,希望联动全媒体发力,共绘津南乡村振兴网上网下同心圆。
“津南二哥”作为大家熟知的网络名人,这次成为了“津彩南望”助农大使,他说:“我在以往的作品当中,就特别关注津南区的‘三农’发展,曾宣传过小站稻米、稻田画、农民丰收等景象,让大家通过我的镜头更了解农民、了解乡村。我觉得成为助农大使特别荣幸,后期我想以‘盘头大姨’的形象走进农村,通过画面去展现津南农民生活的美好以及农业的快速发展。”
看过了精彩绝伦的节目,群众走出主会场,来到美食品鉴区。全区12位小站稻种植户正在现场比拼“哪家稻米强”,一粒粒颗粒饱满、色泽温润的小站稻,经电饭锅蒸煮后散发出诱人香气,不少群众闻香而来,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再搭配农户自种自烹的新鲜蔬菜,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大家的味蕾。
这满口香甜的背后,是津南区推进小站稻全产业链振兴的扎实行动。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种(子)、种(植)、管、收、运、储、加、销、消’九要素,津南区扎实推进小站稻振兴计划,今年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达到历年峰值。同时,我们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全力推进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天津市国际水稻研究院项目落户小站镇会馆村,实验种植小站稻优质新品种31个,全区试种植面积近万亩。通过不断努力,持续完善了小站稻产业链,做优做强小站稻品牌,弘扬小站稻作文化,提升了小站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活动还设置了农产品展销区、非遗展示区,兵韬酒、有稻儿米糕等特色产品充分展示了津南区乡村振兴成果和丰收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