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关爱版

区国资委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津南区国资委 发布时间:2024-01-08 09:0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区国资委领导高度重视,坚持法治引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更加有力有效地落实区国资系统法治建设任务,为推动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根据《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查工作规定》,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1.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区国资委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国资系统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强化工作部署,建立区国资委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工作格局,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发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作用,切实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国资委主要负责人和国企主要负责人将履职尽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二是落实集体决策制度,2023年召开党委会44次、主任办公会20次,确保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三是以强化法治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对法律领域知识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及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国企改革发展。

2.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承担全面履行区国资系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履行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落实重大问题亲自过问,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进一步推动了国资委在国资监管、国企改革等方面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依法用权。

二、工作举措和成效

1.依法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一是深化分类考核、分类核算。对照“一利六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统筹抓改革、促发展、防风险等多重监管目标,优化考核指引,坚持和完善区属国企法治责任制考核,推动法治工作责任制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综合管理评价、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同步实施、有效联动。二是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进一步转变。完善修订战略规划管理、担保管理、参股管理和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制度框架。三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充分运用“智慧国资”监管系统和“银企直连”监管系统,对区属国企“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财务、资金等工作初步实现动态监测,国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2.完善国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一是优化调整履行出资人职责权责清单和授权放权清单,进一步理清国资监管机构和区管企业的职责边界。优化主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企业做强主业,坚决遏制部分国有企业盲目多元化、“铺摊子”倾向。二是加强规划法治化管理,指导各区管企业修订完善三年滚动规划,强化战略规划管理和执行,服务全区发展。三是完善区属国企法人治理主体“1+3”权责表,修订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决策方法、程序指引及决策事项清单,规范国企决策程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规范企业领导人员决策行为,强化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3.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一是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为区国资委依法行政、管理决策提供法律、政策上的咨询服务,切实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规范性文件、行政决策法制审核的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二是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健全国资委工作规则,建立党委会、主任办公会制度,严格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决策机制,确保作出各项决策程序规范、科学有效。三是建立外部董事参与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外部董事金融、法律专业能力,为企业发展规划提供专业化意见和指导。

4、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产权管理。在区管企业范围内开展产权登记、假冒国企专项整治和挂靠经营整治“回头看”工作,建立完善举报查询机制,做好早发现、早公告、早举报。二是落实“放管结合”机制,做好清单管理要求和授权放权机制,合理界定国资审批事项,增加企业自主决策力度和市场化运营灵活性。三是充分运用“智慧国资”“银企直联”系统,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5.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一是立足源头治理加强维稳工作。对于涉房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潜在风险的事项,加强业务工作与维稳工作的结合,将推进改革与确保稳定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从源头上把控风险。组织区属国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排查出的不稳定问题建立风险管控台账,并制订相应化解措施。二是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信访条例,运用法治思维分类处理信访问题,加强信访办理,优化工作流程。

6.大力推进普法。一是落实网上学法用法制度。区国资委全体干部及区属国企处级以上领导参加网上学法用法课程,合格率百分之百。二是强化培训讲座。组织国资委干部及国企干部职工参加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法律讲堂”专题培训;将宪法法律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三是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法治素养。在区管企业领导班子和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范围内,组织开展《民法典》《公司法》《国有资产法》、市场化法治化退出等专题系列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利用好外部董事专业资源,开展外部董事大讲堂系列讲座,从国企合规管理等多角度多主题,提升国企领导人员法治综合素养,打造国企专业队伍。

三、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在工作中还不能更好的运用法治思维,还不能深刻理解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因此依法行政思维的贯彻尤为重要。

二是工作招法有待进一步创新。虽然区国资委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履行相应职责,但是就如何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充分融合,就进一步提升国资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仍缺少创新有效工作招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国资委依法行政的重点工作计划围绕普及和贯彻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强化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国资监管,助力我区法治政府建设。

1.提升依法行政重视程度。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发挥工作小组机制保障。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责任分解到人,工作小组抓好指导、监督和协调,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落实率百分之百。二是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完善国企相关业务流程和业务规范,构筑源头防线,形成按法律法规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行政责任,规范行政行为。三是稳步推进国企管理、服务、监督体系建设,健全考核指标体系,稳步推动国有企业混改工作,强化国企决策监督,推进经营管理规范化工作。

2.强化国资系统依法行政意识。一是坚持学法用法,形成法治思维。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内有关规定,创新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坚持领导干部带头网上学法用法。二是教育培训先行,掌握依法行政方法。汇总依法行政涉及的全部方面,依次组织学习培训各方面依法行政的方法、举措、程序,使依法行政工作到位,提升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三是落实普法责任,扩展普法涉众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国资系统集中学习、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志愿服务等方式,大力宣传《公司法》《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将普法宣传工作受众对象扩展到国资系统和群众,使人人成为尊崇者、遵守者和监督者。

3.增强依法行政工作招法。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法治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宣传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重点改革任务中的作用,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等重大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二是坚持全面覆盖,突出工作重点。把法治要求全面融入企业决策运营各个环节、各业务领域、各管理层级、各工作岗位,努力实现法治工作全流程、全覆盖。三是坚持领导带头,确保全员参与。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法治素养,努力形成全员守法的良好氛围。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18



分享到: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帮办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