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工信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关于通过智能制造技术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4月16日下午,区工信委张俊起调研员带领相关同志走访天森智能公司,与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代表表示通过新出台的《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表明了津南区在发展智能制造方面的决心,主要提出四个想法。
一是希望津南区能够充分利用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和技术资源,培植津南区自己的产业链;二是希望对“散乱污”企业的治理不采取“两断三清”一刀切的办法,应帮助有技术和市场的企业通过智能制造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天森智能可以为企业提供智能改造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三是希望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四是希望政府更多的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给予支持,让天森智能也参与到津南区智能制造建设中去。
二、解决措施
(一)发挥资源优势,促成产学研合作
1、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目前,我区已由人力社保局牵头研究制定出台了《津南区引聚海河教育园区人才创新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进行人才共享共用,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 。
2、推动产学研对接。借助海河教育园区资源,积极鼓励企业对接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院校成立技术中心对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使企业产业链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二)创新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化发展
1、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一是推动“机器换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计划,加大财政扶持资金,引导企业改造或购买新型流水线设备,引进新型工业机器人,有效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二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积极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开展两化融合“贯标”配套扶持,对企业在实施信息化项目中给予专项扶持。三是开展智能工厂培育试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
2、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深入贯彻落实《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把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作为重点和主攻方向,并从扶持资金、产业空间以及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配套力度。充分发挥上下游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吸引智能制造领域龙头企业到津南区设立总部或研发基地,同时积极挖掘一批发展潜力好、具有高成长性的本土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推动并形成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
(三)精准引才育才,提高科技竞争力
1、充分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立足津南区发展需求,利用现有人才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定完善引才用才的激励机制,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2、开展“优秀企业家”评审工作。落实《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实施细则》(津人才【2018】8号)和《关于做好2018年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津人才办【2018】14号)要求,积极做好“优秀企业家”评审工作,结合实际,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企业家培训班,提升企业家的战略管理能力,培育一批专注实业、精于主业、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
(四)发挥政府功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强化政策助推作用。在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出台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深入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市、区等各级专项政策做大做强。
2、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借助“双万双服促发展”、“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契机,组织召开培训会、宣讲会等活动,宣传国家、市、区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更多企业申请专利、申报科技项目、开展技术改造、建设技术中心,全面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3、强化精准服务。立足企业需求,发挥政府综合协调、规划引领、示范推广的优势,邀请智能制造前沿企业、院所的专家和人才进行智能化改造。组织有智能化改造需求的企业参加相关培训,对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业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让我区智能制造企业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4、进一步完善专利资助政策。鼓励企业申报津南区专利项目,申报企业根据专利任务量可获得2-3万/年的资金扶持;对实现首件发明专利“零突破”的企业给予资助;对符合立项条件的企业予以申报专利成果转化项目。
5、通过运用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引入创新要素、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导传统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发挥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券、科技特派员、股份制改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式对转型的企业给予支持和补助,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6、推动创新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我区现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鼓励其依托单位积极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近期出台的《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规定,鼓励企业建设研发转化平台,对企业研发平台根据投入情况给予补贴,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给予资金支持。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津南分中心依托市科委、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的资源优势,对接企业和研发机构、服务机构,以成果转移及其产业化为主线,以科技成果嫁接改造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科技金融和科技招商引智为工作重点,共同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在津南区的转化。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政策宣传,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为契机,结合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工作,加大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的宣传、培训、指导,鼓励企业积极申请科技型企业认定,为实现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通过媒体开展系列报道,利用专题网站及微信服务平台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传达政策,在走访企业调研,进行安全检查等多渠道宣传《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及人才等相关政策,大力营造通过智能制造技术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制定政策扶持,鼓励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一是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研究制定精准措施,拓宽原有政策扶持范围,加大对智能制造转型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二是整合科技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申报与授权专利的支持力度,加速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提高企业有效专利拥有率;三是帮扶企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人才、技术引进,主动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三)落实政策要求,引导企业智能改造升级
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实施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智能制造企业的信贷支持,助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根据企业需求,对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开展相关扶持政策专题培训,使政策真正能发挥效用。充分调动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不断提升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研发水平。加强对创新服务平台的管理,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创新平台的全面提升,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聚集,促进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再次感谢您对津南区工信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意见征询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经办人:工信委科教科 陈 广
工信委信息科 夏慈颖
联系电话:28391480
津南区工信委
2018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