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以来的推动落实情况
(一)精准施策,加强对企奖励扶持力度
今年以来,结合我区印发的《津南区产业引育若干措施》《津南区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津南区关于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十条措施》等多项惠企政策,我单位适时发布《关于受理支持金融行业人才奖励申请和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补贴申请的通知》并在区政府网站上公示,通过推动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精准施策、提升政策效能,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目前正处于申报阶段。
(二)优化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是强化政银合作,搭建综合服务金融体系。我单位立足自身职能,依托区内优质企业资源及区域产业优势,通过积极主动对接服务,顺利推动区政府分别与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和天津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不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合理降低贷款利率,持续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实地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为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单位对重点扶持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解决小微客户融资需求,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今年共实地走访企业76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专属金融方案,发挥银行、保险、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产品优势,全方位匹配企业金融需求,多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构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截止9月末,全区存贷款余额2089.38亿元,同比增长10.92%。全区各项贷款余额846.26亿元,同比增长10.98%,其中全区普惠性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131.6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15.56%,同比增长16.36%。
三是精准银企对接,积极开展金融服务活动。以海棠众创大街为载体,打造“津南企业服务运营中心”,先后成立海棠众创大街企业服务运营分中心、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企业服务运营分中心,精准针对金融领域、资本市场推出的新业务、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企业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专题活动22场,参与企业436家次,参会人数868人。
(三)积极宣传,加强融资信用平台运用
我区依托天津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为企业获取各类资金支持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信易贷”服务平台加快线上产品创新,优化信贷流程,提高贷款效率,同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通过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等渠道,集中开展平台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平台知晓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及时发布服务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和工作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回应中小企业关切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加强与“信易贷”服务平台合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支持企业网开展信用融资,扩大信用贷款规模,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目前,津南区本年注册企业1936户、放款金额956666.38万元,全市各区排名第七。
二、目前落实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及问题说明
无。
三、针对当前实际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还将紧扣金融服务大局,立足当前实际,加强金融工作谋划,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拓展金融服务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
(一)深化政银合作
推动落实与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深化政银合作,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小额信贷的投放力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广泛与区内区外各类金融机构对接,拓展政银合作空间,做好我区重点工作任务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服务和资金保障,扩容提质。
(二)精准银企对接
依托“津南企业服务运营中心”和“津南企业服务联盟”系统开展服务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企业成长生态;深入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和上市意愿,做优梯度培育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科企信贷投放,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优质科技企业。
(三)推动行业发展
充分发挥资本投资优势,对接市场化投资机构,设立重点产业领域的子基金,提升资本的利用效率、拓宽资本增值路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创新,充分发挥资源统筹调度,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积极推进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