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关爱版

区人社局对津南区政协十零届一次会议第04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津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2-08-12 14:25

孟志达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加速津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年经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批准,天津市津南区成为首批21个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承担着在全国建立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改革新路径新机制,完善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推进人才培养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重大平台载体建设、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等国家级产教融合城市工作试点任务。随着原海河教育园区与津南区行政一体化,津南区拥有全市最丰富、最集中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区内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座、高职院校10所、技工院校5所、职业培训学校52家、第三方等级认定机构5家,可开展152个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33个职业的技能等级认定工作。2021年津南区累计开展高校毕业学年学生“技能提升项目”职业技能培训452期、16137人次,其中包括汽车维修工、电动汽车维修工、机床装调维修工等41个培训职业;开展高校毕业学年学生创业培训1157人次。

二、解决措施

(一)聚焦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聚集。继续推进津南区职业培训联盟建设,统筹职业培训资源,提升区域整体职业培训能力;持续推进津南区域特色的“政产学研用”高新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高校津南研究院,引进行业企业聚集发展;坚持津南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之路,支持企业组建“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企业联合体,以智能制造先进技术为行业引领形成现代产业集群。

(二)创新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加强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市场化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企业和院校开展定向职工技能培训工作;继续举办产教融合概念的主题论坛和科技成果推介会,推动校企合作;推进校企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制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支持企业项目攻关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三)围绕产教融合,营造产业生态。建立校企文化交流互访机制,以人才共建为切入点,组织重点企业宣传企业文化、市场理念、企业精神,组织院校交流教学理念、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内容,加强产教资源相互融合;围绕津南区“四区”建设工作,建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主题产教联盟,创造适合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发展生态圈。

三、下一步工作

1、组织津南区职业培训联盟开展区内职业院校师资、专业、学生培训需求、就业需求等调查摸底。有针对性的开展院校师资共享、院校学生间差异化赋能培训、企业定向培养等工作。

2组织津南区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巡回宣讲活动,促进校企文化双向交流,向院校师生宣传津南社会经济发展、宣传津南企业、宣传津南企业家精神;组织院校师生深入重点企业参观,让师生代表真切感受津南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发展成果、津南的区域文化、津南的发展。让师生走进市场主体,感受市场氛围,进而感知津南、扎根津南,把津南区建设成为学生就业首选地,不断吸引人才,在人才工作上不断引流聚焦。

3、继续推进校企就业培训工作对接。定期组织企业入校园招聘活动,发挥就业云超市线上招聘功能,定期开展院校学生线上+线下就业招聘工作;组织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对接会,邀请市、区重点规模企业与院校联合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院校特色专业,联合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工作。

4、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和院校科研成果,落实“企业出题、能者破题、政府助题”揭榜机制,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瓶颈关键技术”,推动院校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实现企业与高校精准对接,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平台的项目引育功能,助力产业聚集。

再次感谢您对津南区职业培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意见征询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2022年6月10日

工作人员:李宁                  联系电话:28543809



分享到: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帮办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