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 | |||||
类别: |
A | ||||
签发领导: |
李秀英 | ||||
公开属性: |
是 | ||||
陈丰委员: | |||||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落实如下: | |||||
一、今年以来的推动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引育。按照市科技局的工作安排,严格执行工作规程,对2024年度申报企业进行宣传指导和服务工作,并对本区内企业申报材料进行核实、推荐、汇总。在高企申报前期积极开展高企申报培训和申报咨询答疑工作,对企业申报提交的高企材料开展形式审查,对缺章、漏章、材料不全等问题指导企业及时修改;对企业存在的制度建设不足,知识产权、研发转化环节不完善,团队结构不合理、研发转化环节不完善的地方,在向市局推荐时做好备注说明。待企业通过公示后,为企业发放高企证书,并做好奖励资金的发放工作。同时,做好高企培育库认定、高企年度发展情况分析等工作。 二是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助推中小企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每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申报工作。将2024年度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和专精特新政策申报相关工作做了专题讲解,对政策脉络和申报要点进行宣贯,与企业进行交流,并分享高质量发展服务相关案例。积极组织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项目,同时按照市工信局要求,积极组织我区现有优质中小企业登录梯度培育平台进行信息更新工作。 三是深化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制定印发《津南区知识产权资助项目与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支持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相关活动,优化知识产权结构,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开展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试点项目,鼓励和支持创新主体加强关键前沿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全面提升企业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能力。积极培育知识产权创造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创新能力进步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8家企业成功申报天津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1家代理机构成功申报专利转化服务便捷度增强项目,1家企业成功申报天津市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试点项目。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持续开展深入企业调研走访系列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等有关情况,宣讲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专利布局与分析、快速维权、专利导航等政策信息,针对企业需求,提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全链条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难题。推进首家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津南分中心建设,津南分中心已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并顺利运行,为全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提供专利快速预审绿色通道、专利快速维权与保护协作、专利导航运营与宣传培训等服务,推动优质资本、机构、人才资源进一步集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依托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区内现有的3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家筹建的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深入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行业带动辐射、共性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企业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推进筹建的实验室尽快完成建设,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成果转化搭建对接平台。 五是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制定并印发《津南区人社局关于印发加快引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措施实施细则》,聚焦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给予符合条件人员生活补贴、项目启动资金等资助,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全面激发我区人才创新发展活力,助力津南绿色高质量发展。会同园区运营及企业代表开展会谈交流,并到数十家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全面梳理天开园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所需的人才支持政策。聚焦人才政策的宣传、推送、解读、落实、反馈等环节,通过组织线下讲座、线上咨询、沙龙研讨、会议论坛等多形式、多业态的入企和进校宣传活动,全力推进“津南十条”政策在园区率先落实落地,留住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为园区内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政策“聚宝盆”。 六是加大政策宣传,积极推进服务便利化。我局联合市级部门和专业机构举办2024年度津南区高企认定和火炬统计工作宣讲会、2024年度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宣讲工作会,为企业相关负责人、科技创新载体管理人员解读高企和“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相关政策、申报条件、申报流程,介绍津南区高企认定工作安排和火炬统计填报注意事项,就高质量发展服务案例进行了分享并开展现场答疑。同时,每年都为申报企业建立微信工作群,通过群安排后续工作和答疑。此外,积极落实电子化评审制度,重点审核和指导企业完善修改在高企填报系统里填报的各项数据,帮助企业参加电子化评审,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二、针对当前实际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和“专精特新”企业。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工作目标,确定培育发展对象,做好重点指导和服务帮扶工作。持续跟踪服务,跟进企业申报进度并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与企业做好沟通和交流。 二是持续组织开展多样化知识产权服务。精心培育高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强综合服务;跟踪服务承担市级知识产权项目的企业,指导督促完成项目任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解答企业关于知识产权的各种咨询,解决企业知识产权领域的疑难问题,指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支撑。加大优化环境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严格落实中央、天津市中小企业专项奖补资金,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知识产权质押等多种方式融资,缓解资金压力,服务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
2024年10月25日 | |||||
工作人员: |
李昂 |
联系电话: |
28559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