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 | |||||
类别: |
A | ||||
签发领导: |
杨晓刚 | ||||
公开属性: |
是 | ||||
刘海峰委员: | |||||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双碳”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政府搭台促进“双碳”示范区的成果转化落地”的提案,经研究落实如下: | |||||
一、今年以来的推动落实情况 (一)依托天津市碳达峰试点为基础,细致梳理绿色低碳领域支撑项目,全面推进生产方式、能源结构、交通运输方式、城乡建设方式和社会生产生活理念绿色低碳转型,提炼打造推广各领域“双碳”应用示范场景。 1.建立节能体系的绿色低碳。按照更新改造工作计划有序推进燃气管道改造14公里、供热老旧管道8.46公里。制定2024年区级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计划,实现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确保工业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产能管理办法,对钢铁产能进行摸排调研,指导企业严格落实产能控制要求;组织区内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申报新增废钢铁加工产能,提升废钢循环利用水平。2024年累计新增绿色制造单位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家、“小巨人”企业3家、市级单项冠军企业4家。 2.建立绿色生活的绿色低碳。2024年完成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的目标。居民小区分类垃圾桶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继续保持100%。推动碧海环保清运餐厨垃圾,日无害化处理厨余垃圾130吨以上。 3.建立污染防治的绿色低碳。2023年津南区污水处理率为98%,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为100%。2024年上半年完成3255.7729万立方米,其中高品质再生水利用335.1021万立方米,低品质再生水2920.67089万立方米。 4.建立科学农业的绿色低碳。实现化肥、农药利用率稳定在42%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小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100%。畜牧业方面全部完成养殖场粪污治理工作,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 5.建立民用建筑的绿色低碳。依照《天津市绿色建筑管理规定》,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上半年我区民用建筑新建项目20个,面积80.28万平方米,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建星级全部为一星及以上,其中一星级项目19个,二星级项目1个;民用建筑竣工项目19个,面积54.33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项目12个,面积38.68万平方米,占比71.19%。装配式建筑项目10个,面积22.48万平方米,占比41.37%。 (二)聚焦企业成长,强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瞪羚—领军”企业评价认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挖掘优质科技企业资源,遴选符合标准的科技型企业,加大培育力度,提升培育质量,充分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2024年完成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0家,公示中183家。“雏鹰”企业评价入库234家;“瞪羚”企业评价入库23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评价入库累计达到9家。 (三)聚力自主研发,促进关键性技术攻关。2024年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充分发挥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重点聚焦智能科技、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双碳”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科技攻关,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组织开展技术对接,着力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寻找最佳的产学研合作路径,通过政策激励扶持保障项目攻关和成果转化取得实效,实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精准对接,2024年津南区“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已完成评审,受理智能科技、碳达峰碳中和、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28项技术需求和33个揭榜团队。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天津费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可用于膜电极的非贵金属阳极催化剂研发”由北京化工大学揭榜。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非贵金属阳极催化剂在氢能产业发展中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的目标。相较于传统的Pt、lr类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阳极催化剂具有价格更低、资源更丰富、供应链稳定、稳定性好等优势,可以帮助降低制氢环节的成本,推动氢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这对于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实现工业体系低碳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二、目前落实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及问题说明 涉及会展方面的“双碳”工作目前正在推进中。一是举办产教融合系列研讨会等“双碳”相关活动,二是明确招展引展方向,加大双碳产业展会举办力度。跟踪国家级双碳主题展会谋划进度,积极引进绿色主题展会,结合津南区“低碳先行示范区”、绿色生态屏障打造成果,打造津南区独树一帜的“森林中的会展”,打响全国“双碳”会展名片。今年下半年预计举办的2024天津国际清洁能源大会暨博览会、世界新能源产业博览会等工作,积极做好有关展会落地举办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三、针对当前实际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发挥“双碳”领域先行示范作用。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积极完善“双碳”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并深度强化与各类市场主体、社会资本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将“双碳”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揭榜挂帅项目、创新研究院的运营发展以及会展交流平台打造为行业标杆和示范案例,以此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及成果转化。同时,积极探索“双碳”政策体系的先行示范,考虑通过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提升碳排放成本,增加减碳收益,从而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探索并制定适合我区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确保“双碳”指标核算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动相关部门合作提质增效。为加强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利用好绩效考核机制,将绿色低碳推进的协同效果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励各部门更加重视协同工作,积极参与到绿色低碳推进中来。为确保绿色低碳工作的有序进行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实施定期调度制度。通过定期的跨部门调度,及时跟踪绿色低碳工作的进展情况,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和遇到的困难,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鼓励部门间开展合作项目,共同解决绿色低碳推进中的关键问题,形成合力。 (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聚焦重点领域,注重精准施策,抓紧抓实推动绿色低碳行动各项任务。紧盯荣钢集团碳达峰时间节点,继续组织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组织各行业部门全面推进生产方式、能源结构、交通运输方式、城乡建设方式和社会生产生活理念绿色低碳转型。在按照要求全力申报国家碳达峰试点的基础上,在我区各行业领域积极搭建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广泛传递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升全民低碳意识。 (四)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宣传重点成果,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双碳”示范区建设中来,发挥国家会展中心的窗口作用,继续做好“双碳”会展。 | |||||
2024年10月24日 | |||||
工作人员: |
何洪梁 |
联系电话: |
28536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