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 别: |
A | ||||
|
签发领导: |
赵海明 | ||||
|
公开属性: |
是 | ||||
|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聚焦新质生产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关于聚焦新质生产力,为天津“制造业立市”提供人才支撑的提案”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 |||||
|
一、基本情况 深度凝聚海教园优质培训资源,整合区内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及多家重点企业,建立“津南区职业培训联盟”和“技工教育联盟”,搭建人才培养、证书认定、技能人才输出的综合服务平台。涵盖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座、职业院校11所、技工院校5所、职业培训学校62家等多个主体,形成全市最大的职业培训资源聚集区。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窗口和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核心区,拥有1所应用技术大学,7所高职院校、2所中职院校,经过十年发展已形成职业教育中高本硕人才培养立交桥。 二、已采取的解决措施 1.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建设人才强市,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按照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组织津南区已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培训机构目录的相关培训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参照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新职业培训教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培训活动。 2.为区域新质生产力赋能。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青年群体就业为导向,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统筹区内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资源,开展津南区“万人技能提升行动”,不断为津南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2023年以来,已培训2.1万人次,涉及人工智能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互联网营销师等38个职业,预计6月中旬,将增加培训人数至3.3万人次。 3.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产业端的需求、设施、市场优势与教育端的人才、资源、平台优势相互结合。2021年10月,荣程集团与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了天津金属材料与质量管理工程产业学院,学院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教学教研主体,荣程集团配合开展一系列活动。成立荣程班,在大三学期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荣程班”,参加校企特色课程,实现了“毕业即就业,上岗即定岗”,截至目前,已完成三届订单大学生培养和吸收,共计65人入职企业。 4.积极推进“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精密仪器产教联合定制班”。组织职业院校代表进行“点对点”上门对接,在学院优势、专业共建、人才供需和资源共享等领域进行交流,为校企共同开展好企业供需人才培养“订单班”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搭建校企研发、生产、人才培训一体化平台。 5.海教园管委会持续打造“工匠涵养”创新工程,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以高标准加快培养京津冀紧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积聚高级技能人才后备力量,至今已培养4届学员,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技能为本、精神为先、终身服务”的新型职业培训模式。利用海河教育园区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选拔立志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学生,采用“小班化、工厂化、项目化、模块化”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强化、精神涵养等环节的培养,全面提升参训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倾力打造一批精益求精、技艺高超、专注敬业,既拥有学历,又具备现代化职业素养的“准工匠”,不断为京津冀制造业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2022年,实验建立本科层次“工程师涵养班”,首批招生56名学生已顺利完成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41名学生在津南区核心企业入职,深化探索拔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人才培养机制,深度挖掘园区人才优势,赋能津南区乃至全市各类制造业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 1.创新数字人才评价机制,构建数字经济职称专业体系,对应数字经济领域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职业,分别设立职称专业,打通各类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成长通道。 2.充分发挥海教园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班”,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给学生提供更大实习、实训和就业空间,订单式培养输送技能人才,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3.以成功申报天开津南园精密仪器产教联合体为契机,更加高效的整合政策、调动资源、发挥优势,在校企人才对接和产学研供需对接平台搭建、院校集中访企拓岗、一对一深度对接、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设计,线上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 4.围绕核心技术集聚资源。根据产教联合体企业需要攻关的技术模块,校企共同组建结构化教师团队,将企业案例转换为教学资源,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关注和服务中小型科技实体企业用人、育才需求,突破传统中小型企业因规模小、用人用工单体需求量小,无法与高校独立展开人才定制合作的痛点。充分结合本行业普遍需求设置课程和专业,由联合体牵头园区投入经费,打造“精密仪器行业定制班”。 | |||||
|
再次感谢您对津南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意见征询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 |||||
|
2024年05月29日 | |||||
|
工作人员: |
杨圣兮 |
联系电话: |
28543809 | ||









津公网安备12011202000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