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津南区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118号提案的回复
类别: |
A | |
签发领导: |
赵海明 | |
公开属性: |
是 |
彭绍阳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稳定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稳定就业的建议”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津南区人社局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践行二十大和二十届全会精神的有力举措,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要求,立足就业是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这一根本遵循,聚焦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等重点工作,坚持“四聚焦”,纵深推进全区就业工作高效开展,全区1-4月新增就业7414人,完成全年新增就业工作2万人的37.07%,较好地保持了全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区人社局始终把稳定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后续将进一步稳定就业基本盘,不断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平台支撑,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二、解决措施
1.提供创业保障,助力带动就业。立足津南“四区”、“四谷”建设,组织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多样创业支持,提升全民创业创新活力。促进各类群体创新,激发创业意愿蓄势萌发。优化创业硬件支持,助力创业规划落地生根。开办创业沙龙,开展创业培训,聚焦创业创新各阶段能力素质要求,拓展以SYB、创业实训为主线的培训体系,增强创业内驱力和实操能力,扩大百姓创业机遇。落实创业支持政策,发放创业房租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补助资金,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融资功能,给予贴息帮助,助推创业者实现“从零至一”稳步迈进,今年以来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笔1514万元。
2.提升培训效能,扩增就业机会。引导职业培训机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升毕业学年在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技能人才后备队伍。发挥津南职业院校联盟、技工院校联盟作用,整合区内院校技术、设施、师资等软硬件资源,推动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毕业”,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青年人才,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助力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对接。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政策进校园培训工作,邀请津南区重点企业和高新区企业,组织开展“委托班”和校企对接会,重点推动校企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建立校企文化交流互访机制,以人才共建为切入点,组织重点企业宣传企业文化、市场理念、企业精神,强化求职者的就业导向,提高企业用工率。
3.优化就业服务,强化职业介绍。通过岗位渠道拓展、创业创新扶持、就业政策宣讲、服务功能升级、能力素质培育、服务生态孵化等专项服务,突出就业供求信息实时化推送和求职招聘意向动态撮合,建立系统反馈机制,直面就业切实需求和求职趋势,形成就业的“神经传导”网络,构建信息双向沟通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围绕“春风行动”“大中城市”等专项活动,组织开展“天工开物 海棠绽彩 ”—2024京津冀专场招聘活动、职引未来”天津市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暨“龙跃津门”大型现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会102场,累计为2900余家次企业发布招聘岗位7.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开展直播带岗131场,发布就业岗位3.7万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400余人次。
4.完善三级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完善区镇村三级平台建设,不断织密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依托镇街、村居打造零工市场、零工服务站(就业驿站),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帮助居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注重示范性引领作用,打造海棠街零工市场“样板间”,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作用,努力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津南零工模式”。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为各镇街和村居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轮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工作素养、增强工作能力,为我区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就业服务。
5.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用工管理。积极向企业宣传劳动关系,借助和谐劳动关系大讲堂平台,通过深入企业座谈、一对一精准帮扶、开展相关讲座、发放宣传方式等方式,提升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广大群众中的知晓率,提高企业对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的正确认识,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方向。
三、下一步工作
1.整合岗位资源。开展“企业调研行”,拓宽就业渠道。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调研中找问题、找方法,有的放矢推进工作。通过问需问计、送政策、送服务,支持企业发展,拓展岗位资源,计划全年调研服务企业不少于500家,务求“深、实、准、效”,建立需求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把调研工作转化成为稳企拓岗、助企纾困、提振信心的有力助推。
2.加强交流对接。健全“平台对话”机制,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媒介作用,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化渠道优势,加强合作对接,挖掘人岗空间,扩大服务外延,延展就业半径。深化“就业云超市”数字载体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载体融合发展,完善“线上+线下”协同的人才交流互动对接机制,紧紧抓住招聘旺季,打造“海棠绽彩 职等你来”主题招聘品牌,充分运用“就业云说”短视频、“职云就业帮”主题云课堂、每周就业云直播等专题活动,不断引流聚焦,提升区域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活跃度,搭建直接、快速、高效的人才对接渠道。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对接服务流程,及时掌握区域内人才供需状况,多渠道全方位发布区域紧缺人才需求,不断提升人才大数据管理能力,拓宽“就业云超市”系统平台的人力资源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全链条线上服务聚合。
3.提升培训效能。采取数字化线上培训模式,开展津南区职业技能培训“双百”行动免费线上培训活动。统筹区内7所院校技能培训资源,免费开放线上职业培训,为津南企业、津南百姓提供200个公益技能培训课程,3万个免费学习账号。通过“互联网+技能培训”的数字化新型培训模式,让津南人民实现技能“随时学、闲时学、用时学、马上学”,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不断增强就业能力,实现体面就业、稳定就业。鼓励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开展“定向培训”。指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依托津南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的优质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技术技能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等级和技术水平,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4.维护就业稳定。引导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稳定且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重点就职工技能要素参与企业分配、育龄职工弹性工作方式等进行集体协商;指导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与职工重点协商调整薪酬水平、支付周期,努力稳定工作岗位;以货运、网约车、网约配送等行业的头部平台企业为重点,推动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定期就计件单价、抽成比例、在线时长、派单量、极端天气补贴等开展协商,明确相关标准调整程序、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消除劳动关系风险隐患,确保就业环境总体稳定。加大各类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力度,提早发现企业规模裁员苗头,第一时间介入,稳妥处理好企业规模性裁员带来的风险,维护就业局势稳定。 对符合法定情形确需裁员的企业,指导其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及时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依法履行程序。
再次感谢您对津南区稳定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意见征询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2024年5月27日
工作人员:孔伟伟 联系电话:2839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