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关爱版

津南区人社局对区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第104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07-11 14:47

                                                                    类    别: A

                                                                    签发领导: 赵海明

                                                                    公开属性:

李洪浩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留用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津南‘学子归巢’项目计划”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津南区人社局坚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就业是最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这一根本遵循,深耕“宜业津南”计划,聚焦产教融合关键环节,创新实施“工匠涵养创新工程”“揭榜挂帅”“张榜招贤”常态化机制,构建“分层递进、多元协同、品牌引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二、已采取的解决措施(或主要做法)

1.针对内容中“提高津南学子及高校毕业生的区域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津南海棠学子驿站’”的建议。

津南区高度重视“津彩e就业”驿站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一是聚焦建设标准。推深做实“宜业津南”计划,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锚定优化就业服务,坚持强化就业驿站资源配置,做到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不断发挥基层力量开展对接服务作用。突出“3+N”特色就业驿站特色服务内容,即在现有接待服务区、信息查询区、综合活动区三个基础活动区的基础上,鼓励适配N个特色形式就业服务区域,实现就业驿站服务内容优势互补、精准高效。二是聚焦特色亮点。坚持多维度赋能就业服务,积极发挥津南区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优势,鼓励镇街深度挖掘本地特色元素,融入驿站建设之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建设模式。积极对接海教园高校,探索建立校园驿站,为高校学生提供触手可及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同时,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宣传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展示津南成果。三是聚焦服务提升。发挥海河教育园区院校集中优势,深入推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推动园区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区人社局联合海教园管委会等单位高频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依托“就业云超市”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同时,开展“海河大讲堂”系列讲座、就业论坛、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活动,为学子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针对内容中“拓展就业岗位供给,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万人技能提升行动”的建议。

津南区高度重视就业见习工作,充分发挥其“缓冲区”作用,做实做细政策“普及关”“入口关”“质量关”,切实做好就业见习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宣讲,做实政策“普及关”。结合“双万双服”“人社政策大讲堂”等重点工作,积极深入各镇街、园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将就业见习政策列为讲解重点,从基地申报、扶持政策、岗位设置、留用标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面深入细致讲解,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截至目前,我区共有82家就业见习基地,今年以来开发岗位370个,其中科研类、管理类、技术类岗位254个,占比67.6%。新增见习人员491人,留用17人。二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把基地“入口关”。压实工作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就业见习基地初审工作,就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发现问题的,及时通过系统退回与企业进行联系,“点对点”指导企业调整申报材料。系统审核合格后,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就企业面积、工作人员情况、办公环境等开展实地核查,确保企业符合见习基地各项标准。今年以来,我区新增就业见习基地10家。三是强化日常指导,提升服务“质量关”。做实基地日常管理服务,常态化对接基地岗位开发、人员见习、日常打卡等工作,为基地提供针对性强专业化高的服务。摸排基地见习需求,帮助对接见习生源,加强部门联动,在区级招聘会设置就业见习专区,组织基地参加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帮助基地解决招生难题。在做好线上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打通线下申报渠道,为有困难的基地提供线下“一对一”申报指导服务,帮助企业享受政策补贴。今年以来,我区共审核就业见习相关补贴190.34万元。

在做好就业见习工作的基础上,打造特色品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切实做到引才留才用才。

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开展招引对接。举办“津彩南望·才荟天开”——津南区新质生产力招才引智行武汉站、哈尔滨站、清华大学站,“津彩南望·才荟天开”——天南大博士生走进天开津南园,“踏浪而归 逐梦津南”海外人才专场招聘会等招才引智活动,包括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内的80余家驻区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参加,共计提供岗位1800余个。积极参加“创新香港-国际人才嘉年华活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华海清科4家用人单位参加活动,提供招聘岗位350余个。抢抓“春招”、“秋招”黄金期,带领区内多家重点企业“组团”参加太原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校园招聘活动,并就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开展深入对接,全力招引优秀青年人才,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推进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以来,“天开高教科创园津南园精密仪器产教联合定制班”,“江恒工匠计划”已完成报名工作,制定为期一年的学生培养计划。推动天津恩加智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后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数字创意产业学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天外数智动画传媒产业学院”,共同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荣程钢铁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天津金属材料与质量管理工程产业学院,已完成三届订单班学生培养。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与理想汽车实施“扬帆计划”,形成 “全场景基地、全适用标准和全流程衔接”的技能人才培养生态链。同时,持续开展“万人技能提升”行动。支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企业培训中心、民办培训学校、高技能人才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10期,涉及25582人。其中推动院校开展技能培训355期,涉及高校学生15741人。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完善就业驿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就业驿站服务事项、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标准,积极总结驿站运营经验,完善功能设施,持续融入镇街特色,不断充实服务人员队伍,鼓励支持各镇街为就业驿站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强化驿站后备人才力量支撑,为就业驿站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必要支持。持续优化各项服务功能,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和群众就业需求,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会,进一步为工作人员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

二是做深做实就业见习工作。加大政策宣讲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为基地和有见习需求的高校学生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指导基地更好发挥见习作用。同时,加大岗位开发力度,鼓励支持基地积极开发优质岗位,为高校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见习氛围。

三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开展“订单式”培训,建议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依托津南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的优质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学年学生技能培训,提升学生技能等级,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持续开展“技能照亮前程·万人技能提升”行动,为毕业学年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掌握职场最需要的必备技能和经验,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再次感谢您对津南区留用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意见征询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2025年06月13日   

                                                               工作人员:叶世卿   联系电话: 28392646


分享到: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帮办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