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版 关爱版

津南区人社局对区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第106号提案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07-11 15:23

                                                               类    别: A

                                                               签发领导: 赵海明

                                                               公开属性:

马超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津南区用工服务保障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根据您提出的“建立共享产业工人平台,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提案,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津南区人社局坚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充分就业重要要求,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深耕“宜业津南”计划,做细做实企业稳岗扩岗政策支持,实现岗位收集、技能培训、人才引聚、用工输送、权益保障的有效联动,多维度推动我区用工模式健康发展,为我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二、已采取的解决措施(或主要做法)

1.针对内容中“二、平台构建方案1、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

津南区就业驿站建设以区、镇街、村居三级平台为基础,聚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切实发挥驿站建设统筹捏总作用,加快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一是聚焦服务质量。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标,坚持强化就业驿站资源配置,做到端口前置、重心下沉,以11个镇街就业驿站建设为抓手,以280个村居就业服务点为延伸,加快构建“三公里”就业服务圈,不断发挥基层力量开展对接服务作用。二是聚焦数字赋能。持续完善“就业云超市”招聘服务品牌建设,依托线上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积极推动主播、企业、求职者三方“屏对屏”互联互动,建立“岗位实时收集,信息动态更新,服务双向对接,回访即时跟进”模式,不断夯实就业公共服务基础。三是聚焦特色亮点。坚持多维度赋能就业服务,积极发挥津南区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优势,鼓励镇街深度挖掘本地特色元素,融入驿站建设之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建设模式。

2.针对内容中“二、平台构建方案2、技能培训体系”的建议。

一是搭建培训体系。构建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动技能提升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衔接,2024年支持重点群体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582人次,普遍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二是推进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以来,天津恩加智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先后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数字创意产业学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天外数智动画传媒产业学院”,共同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三是持续推动“技能强企”行动。2025年津南区2家企业获批“技能强企”行动企业培训中心,目前津南区已累计推荐入选企业培训中心23家、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企业自主评价机构5家,形成以市场化培训为主导、行业企业自主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

3.针对内容中“二、平台构建方案3、灵活用工机制”的建议。

津南区持续聚焦零工市场体系功能完善,依托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按照“1+11+N+X”体系,打造区、镇街、社区(村居)“三位一体”的零工服务架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公益性、普惠性、灵活性、兜底性的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撮合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服务、培训需求信息收集服务、权益维护指引服务等公共就业服务。一是强化服务保障。引入区内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入驻零工市场,设立零工窗口将零工市场服务与日常咨询、职业推荐等服务紧密结合,为求职者提供便捷精准服务。二是畅通信息渠道。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模式,畅通信息传送渠道,建立岗位信息“下发”、人员情况“上报”的信息双向联通机制,确保信息输转及时、岗位归集高效。三是突出品牌特色。结合镇街区域特点,找准灵活就业人员定位,打造特色零工品牌,适时举办零工招聘活动,精准投放零工岗位信息,为居民提供密集招聘对接服务。

4.针对内容中“二、平台构建方案4、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议。

一是建立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制定《津南区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工作制度》、《津南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联动处置方案》,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责优势,形成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工作合力,使我区根治欠薪工作由被动追讨逐步过渡到主动治理,保障工程建设领域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提高用工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津南区工程建设项目根治欠薪工作导则》,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供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使合同签订、薪酬福利、考勤打卡、工资发放等环节都有章可循,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在日常巡查检查中,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劳动法律法规精准解读,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三是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定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欠薪风险隐患巡查整治等专项行动,加强企业用工风险隐患排查,及时化解处置各类欠薪矛盾纠纷,全面掌握企业用工管理等信息,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对各类欠薪隐患做到早预防、早介入、早处置,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5.针对内容中“二、平台构建方案5、政策引导与支持”的建议。

密切联动区内企业、高校、园区等青年就业创业载体开展人社政策宣讲活动,积极落实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房租补贴和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支持政策,释放政策红利,激励引导企业稳岗拓岗。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架构建设。进一步充实就业驿站人员,积极发挥就业驿站站长作用,合理优化驿站人员梯次配备,强化驿站后备人才力量支撑。持续优化各项服务功能,紧密结合用人单位和群众就业需求,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会,从职业介绍、人员帮扶、岗位归集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为工作人员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规范就业驿站服务事项、服务内容以及工作标准,积极总结驿站运营经验,完善功能设施,持续融入镇街特色,打造“服务优、特点明、品牌亮”的特色就业驿站。

二是积极推动培训工作做深做实。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培训中心,引导企业选择适应本企业转型升级和生产岗位用工需求的职业开展职工内训,提升企业职工队伍核心竞争力。深化政校企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开展“订单式”培训。指导企业结合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需要,依托津南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的优质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紧扣“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关键点,大力推行“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鼓励企业和院校开展“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合作,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人才。

三是强化权益保障。做好用工监管,持续推行网格化、常态化监管机制,采取实地摸排、线上排查等措施全面梳理,建立欠薪风险隐患“一本账”,针对不同案件类型综合研判,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提升执法效能。通过专项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重点检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登记、工资支付等情况,发现问题约谈整改,并指派专人持续跟进,确保企业及时整改。常态普法宣传。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企业针对性普法方案,开展“一对一”精准普法和集中专题培训等宣传活动,提示用人单位积极履行用工主体责任。同时,发挥企业“样板间”作用,推广企业优秀用工管理模式,进行相关分享和交流,推动引导相关制度在全区普遍落实。

再次感谢您对津南区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意见征询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2025年0613   

                                                              工作人员:叶世卿   联系电话:28392646


分享到: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帮办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