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爱版 简体| 繁体

名    称 :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121120112000184719E/2020-00055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津南政发〔2017〕9号
主    题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

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的通知

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津南区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781

(此件主动公开)

津南区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

2017年是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发展转型升级,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要求,结合津南区实际,现对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如下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三个着力”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定位,按照津南“一城三镇”的城镇布局“一带三园”的产业布局,着力推进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活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举措,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幸福、生态宜居、政治清明的美丽津南提供强劲动力。

二、主要任务

(一)经济体制改革类。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各项任务。鼓励荣程集团压减钢铁产能、转型升级,圆满完成天津市下达我区压减产能任务指标,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清理整“散乱污”企业,提升小站阀门产业基地,推进现有企业的持续提质增效。有效盘活空置商务楼宇,提升楼宇经济质量,清理一批注册“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采取嫁、改、调、收等方式,盘活烂尾项目、闲置厂房、土地和低效企业,完成星耀五洲项目的重组工作。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全区融资平台平均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运用兼并重组、股权融资、债转股等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做好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特别是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工作。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创业成本、生产经营和管理费用,打好降低成本“组合拳”。

2“放管服”改革,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能。深化细化并严格落实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明确责权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大推进“互联+政务服务”力度,促进实体办事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积极承接天津市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审批权限,全面推行单一窗口、综合受理、部门协调机制,深化行政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快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办理进度。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咸水沽镇“强镇扩权”试点工作。加快示范镇建设手续补办工作进度。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口,有序推进国企混改。严格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企去行政化改革,加快企业负责人制式转换。深化区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内控监督体系。制定实施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持续推进实施民营企业“百千万”工程。完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争创驰名商标。加大民营企业家培养力度,制定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等。

4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地区发展质量。用好南大、天大、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海河教育园区教育科研资源,激发创新能力活力,建立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海河教育园区高校沟通协商合作机制,实现区校无缝对接。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津南分园建设,提升载体平台运营建设水平,培育认定一批领军企业、国家级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校研究院+”模式,做大做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津南研究院等7家大学研究院,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落地。加快建设中科津南智能产业科技园、塔米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核工业理化工程院、中电科46所等重点项目。强化人才激励和引进工作,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激励、评价机制,提高人才引进的精准度,深入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

5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发挥资本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推动作用。建立津南区产业基金,发挥资本招商的作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充分利用金融政策,积极采取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到社区和农村增加服务网点。认真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做好企业上市、挂牌、股改工作,引导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二)体制机制改革类。

6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落实人地挂钩、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统一城乡低保标准。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农“一减三增”调结构任务,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节水灌溉体制机制,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7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效力效率。新组建成立区国资委、双林街道办事处改组成立津南区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津南区园林管理所整建制转入区市容园林委。优化调整规范津南区招商工作,建立津南区招商服务中心。优化整合津南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完成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试点政府审计、市容扫保等领域服务外包工作,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深入开展“双万双服”活动,进一步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

8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依托智慧津南建设,实“互联网+”行动,充分发挥智慧津南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天津市信访协同办件系统”建设,扎实做好听民声大接访活动,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深入推进街镇综合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公示等改革试点,创新城市管理考核监督。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工作,继续开展美丽社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加强居委会、村委会班子建设。

9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构建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健全“三规融合、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协调推进并严格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规划管控实施方案。坚持实物补偿与货币补偿相结合,加大房屋拆“清零”工作力度,加快北闸口镇三道沟村拆迁进度。积极推进咸水沽新商圈土地收储项目。加快葛沽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八里台智慧实力小镇建设进度,完成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申报工作。贯彻落“三权分置”意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对违法用地的综合治理。逐年削减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对新增违法建设始终保“零容忍”态度

10深化干部交流管理培训改革,营造敢于担当、积极作用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科级干部的跨部门、跨地区交流轮岗力度,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各项干部管理制度,践行用制度管人的理念。健全完善公务员培训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内涵,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做到寓教于乐,确保学有所获。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和政府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治庸治懒治无为,加大追责问责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容错纠错工作机制,做“三个区分开来”。

(三)社会领域改革类。

1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三医联动”向纵深发展。贯彻落实大健康理念,落实《关于推进健康津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健康津南。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办医。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模式。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启动新一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健康镇、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深入实“全运惠民工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科技、传媒等相关产业复合经营,提高体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12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解决好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问题。积极推进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涉及津南区的项目和津南区10件实事。加强幼儿园、中小学、便民超市、菜市场、医疗、养老、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配合做好津雄高铁(津南段)规划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地铁1号线延长线、6号线延长线、8号线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度。编制《天津市津南区公共交通规划》,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学前教育五年发展计划,扎实推进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和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深化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机制。面落实“河长制”管理,出台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认真做好煤改清洁能源、散煤清洁化治理等工作。

(四)区域协同创新改革类。

13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体制机制创新。全面落实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按照《津南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载体、产业、创新、金融、绿色、共享“六个”协同建设,高标准策划实施津南高研园,打造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落实承接非首都功能指导意见,重点瞄准首都优先向外疏散的业态和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形成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互动发展、共赢发展的京津冀区域合作新格局。

14深化制度机制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利用自贸区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主动对接天津自贸区和兄弟区县,加强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和优化助推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津南区政府党组坚“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办法》、《津南区建立抓落实长效机制推动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定。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镇、各相关部门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首要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上阵,亲力亲为抓改革,落实领导领衔制,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上手、挂帅出征,敢于触及深层矛盾、切实解决复杂问题,确保任务目标落实到位。

(二)狠抓责任落实。落实主体责任,明确部门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各街镇、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清单管理,及时更新,全程跟踪监测,逐条推动落实,紧密衔接,精准发力,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按要求和时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本工作方案列入各街镇、各相关部门督查范围,加强动态跟踪,定期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和考核落实,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取得实效。

附件:津南区政府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台账


  

附件

津南区2017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务台账

主要任务

重点工作

序号

具体项目

牵头领导

责任部门

(一)经济体制改革类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各项任务

1

鼓励荣程集团压减钢铁产能、转型升级,提升小站阀门产业基地,推进现有企业的持续提质增效。

殷学武

区工业经委

区科委

相关镇

2

完成“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工作。

陈 波

区环保局

区工业经委

相关镇

3

有效盘活空置商务楼宇,提升楼宇经济质量,清理一批注册类的“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

王智毅

区商务委

区招商局

相关街镇

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

4

采取嫁、改、调、收等方式,盘活烂尾项目、闲置厂房、土地和低效企业,完成星耀五洲项目的重组工作。

殷学武

区合作交流办

区工业经委

区土地整理中心

相关镇

5

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举债行为,全区融资平台平均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做好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特别是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工作。

王智毅

区财政局

区金融工作局

相关镇

6

运用兼并重组、股权融资、债转股等方式降低企业杠杆率。

陈  炅

区金融工作局

区科委

相关镇

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

(一)经济体制改革类

2化“放管服”改革,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7

深化细化并严格落实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明确责权利。

刘 惠

区编委办

8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马明扬

区政府办

区发展改革委

区行政审批局

区市场监管局等

9

积极承接天津市下放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审批权限,加快重大项目联合审批办理进度;加大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力度,促进实体办事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

殷学武

区行政审批局

10

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咸水沽镇“强镇扩权”试点工作。

刘 惠

区编委办

咸水沽镇

11

抓好示范镇建设手续补办工作。

陈 波

区建委

区人防办

区行政审批局

区国土资源分局

区规划分局

消防支队

相关镇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2

积极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陈 炅

区国资委

13

深化区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

马明扬

区人力社保局

14

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殷学武

区工业经委

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镇

15

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争创驰名商标。比如:小站稻。

殷学武

区市场监管局

16

加大民营企业家培养力度,制定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育工程等。

殷学武

区人力社保局

区工业经委

区科委

(一)经济体制改革类

4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提升地区发展质量

17

建立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海河教育园区高校沟通协商合作机制,实现区校无缝对接

马明扬

区发展改革委

区科委

区合作交流办

相关街镇

18

深入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津南分园建设,提升载体平台运营建设水平,培育认定一批领军企业、国家级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

殷学武

区科委

相关街镇

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

19

加快建设中科津南智能产业科技园、塔米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核工业理化工程院、中电科46等重点项目。

殷学武

区发展改革委

区科委

区建委

相关街镇

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

20

进一步完善“研究院+”模式,做大做强做大做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津南研究院等7家大学研究院。

殷学武

区科委

相关街镇

21

着力做好高端人才引进工作,深入实施“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

马明扬

区人力社保局

5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发挥资本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推动作用

22

建立津南区产业基金,发挥资本招商的作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

陈 炅

区金融工作局

23

充分利用金融政策,积极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陈 炅

区金融工作局

相关镇

24

支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到社区和农村增加服务网点。

陈 炅

区金融工作局

25

认真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探索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陈 炅

区金融工作局

区网信办

26

做好企业上市、挂牌、股改工作,引导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用好各类债务融资工具。

陈 炅

区金融工作局

(二)体制机制改革类

6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7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李 雯

公安分局

28

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陈 波

区国土资源分局

29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

陈 波

区建委

30

统一城乡低保标准。

殷学武

区民政局

31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农业节水灌溉体制机制,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

王智毅

区农经委

区水务局

32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王智毅

区农经委

7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效力效率

33

组建成立区国资委。

陈 炅

区编委办

区国资委

34

组建成立双林街道办事处。

殷学武

区编委办

区民政局

双林街

35

优化调整规范津南区招商工作,建立津南区招商服务中心。

王智毅

区合作交流办

36

改组成立津南区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

陈 波

区编委办

区房管局

区拆迁办

37

优化整合津南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

马明扬

区卫生计生委

38

津南区园林管理所整建制转入区市容园林委。

殷学武

区市容园林委

区建委

39

完成事业单位公车改革。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40

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试点政府审计、市容扫保等领域服务外包工作,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殷学武

区市容园林委

区财政局

区审计局

相关街镇

41

深入开展“双万双服”活动,进一步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相关委办局

相关街镇

(二)体制机制改革类

8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42

依托智慧津南建设,实施“互联网+”行动,充分发挥智慧津南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区相关部门

43

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天津市信访协同办件系统”建设,扎实做好听民声、大接访活动,积极化解信访积案,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李 雯

区信访办

各街镇

44

深入推进街镇综合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公示等改革试点,创新城市管理考核监督。

殷学武

区法制办

区综合执法局

相关镇

45

推进智慧社区试点工作,继续开展美丽社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加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班子建设。

殷学武

区民政局

区农经委

相关街镇

9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46

坚持实物补偿与货币补偿相结合,加大拆迁“清零”工作力度,加快北闸口镇三道沟村拆迁进度。

陈 波

区拆迁办

相关镇

47

积极推进咸水沽新商圈土地收储项目。

王智毅

区土地整理中心

区商务委

咸水沽镇

48

加快葛沽民俗文化特色小镇、八里台智慧实力小镇建设进度,完成小站稻耕文化特色小镇申报工作。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相关镇

49

积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王智毅

区农经委

相关镇

50

加强对违法用地的综合治理。

陈 波

区国土资源分局

各街镇

51

按照五年治理方案,逐年消减存量违法建设,对新增违法建设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

殷学武

区综合执法局

各街镇

10.深化干部交流管理培训改革,营造敢于担当、积极作用的良好氛围

52

健全完善公务员培训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内涵,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做到寓教于乐,确保学有所获。

马明扬

区人力社保局

53

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和政府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治庸治懒治无为,加大追责问责工作力度。

马明扬

区政府办

各街镇

相关委办局

(三)社会领域改革类

1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三医联动向纵深发展

54

落实《关于推进健康津南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以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点,探索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模式,积极推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

马明扬

区卫生计生委

55

组织开展健康镇、健康社区、健康村建设。

马明扬

区卫生计生委

区文化体育局

各街镇

56

落实津南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深入实施“全运惠民工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马明扬

区文化体育局

各街镇

12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解决好群众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问题

57

积极推进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涉及津南区的项目和津南区10件实事。

马明扬

区政府办

相关委办局

相关街镇

58

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深化区域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和应急联动机制。

陈 波

区美丽津南办

区环保局

区水务局

各街镇

开发区管委会

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

59

全面落实“河长制”管理。

陈 波

区水务局

60

认真做好煤改清洁能源、散煤清洁化治理等工作。

陈 波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区农经委

区环保局

各街镇

(四)区域协同创新改革类

13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区域体制机制创新

61

落实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高标准策划实施津南高研园,打造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区科委

62

按照《津南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载体、产业、创新、金融、绿色、共享“六个”协同建设。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区相关部门

63

落实承接非首都功能指导意见,重点瞄准首都优先向外疏散的业态和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王智毅

区合作交流办

区发展改革委

各街镇

14深化制度机制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利用自贸区政策

64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王智毅

区发展改革委

区法制办

65

主动对接天津自贸区,加强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优秀做法。

王智毅

区合作交流办

66

建立健全《津南区政府党组坚持“一岗双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办法》、《津南区建立抓落实长效机制推动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规定。

刘 惠

区政府办

区法制办

区监察局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