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北闸口镇防汛抢险行动预案
各村委会:
根据区政府关于防汛工作指示,依据津南区防汛指挥部的部署,结合汛情特点,为预防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确保全区及本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民兵在紧急情况下能立即出动,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圆满完成防汛任务。特制定2003年我镇各村及民兵防汛抢险预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决执行区政府和区防汛指挥部关于做好防汛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从保证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原则,认真吸取98年三江洪水的经验教训,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及早动手,充分准备,发扬民兵的光荣传统和抗洪勇士的顽强作风,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圆满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二、基本任务
1、动员和组织全镇2446名民兵组建防汛抢险突击队。
2、组建400人的机动突击营,作为市、区、镇机动防护力量。
3、做好全镇境内6条二级河道堤埝及主要涵、闸、泵站的防护抢险。
4、当海河西岸双桥河镇防守出现困难时,根据上级的指示,随时进行增援。
5、当津南水库出现险情时,根据上级指示随时进行抢险。
三、任务划分
1、当海河水位在3.4米以下时,有关突击连在各自编制内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做好6条二级河道堤埝及境内污水河的防护,在此期间,各单位要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水情,确保通信畅通。及时汇报汛情,搞好自身防护,完善一线防护准备。
2、当海河水位达到3.4米以上时,根据区防汛指挥部和区武装部的命令,防汛第四抢险突击队2446人迅速在镇政府集合,组织实施支援防护,确保海河右堤双桥河段的安全。
四、组织指挥
根据区武装部指示,在北闸口镇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镇武装部成立防汛指挥组,组长:沈树国,副组长:马玉旺。各村委会、民兵连人员为组员,指挥部设在镇四楼武装部,各基层连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五、兵力部署
根据区武装部指示,我镇组建第四抢险突击队,其编制如下:
第四突击队:队长:马玉旺 副队长:颜炳伟。由2446人组成。
第一突击连:连长:李祥林 副连长:杨玉歧。由三道沟村300人、翟家甸村300人共600人组成。
第二突击连:连长:周会生 副连长:孙宝林。由正营村350人、老左营村300人共650人组成。
第三突击连:连长:张春友 副连长:刘铁忠。由光明村100人、义和庄村100人共200人组成。
第四突击连:连长:赵树林 副连长:张清瑞。由前进村80人、月桥村80人共160人组成。
第五突击连:连长:邢桂柱 副连长:段宝利。由后营村150人、周庄房村200人共350人组成。
第六突击连:连长:崔炳才 副连长:刘克亮。由高庄房村100人、建新村80人共180人组成。
第七突击连:连长:于洪利 副连长:张家富。由裕盛村106人、吕坨子200人共306人组成。
机动突击营:营长:马玉旺
第一突击连:连长:董希明 副连长:刘清绪 张庆孝由西右营100人、北义50人、大芦庄50人共200人。
第二突击连:连长:李国义 副连长:刘久贵 王连海由东右营100人、仁字营40人、北闸口60人共200人组成。
各村民兵连要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工作,结合当前形势,对民兵进行思想发动,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积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做到组织、人员、抢险工具、运输车辆、通信设施五落实。克服一切困难,全面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防汛任务,并保证我镇自身的安全渡汛。
北闸口镇人民政府
2003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