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交警支队
津南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交警支队拟定的《津南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17年5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津南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方案
交警支队
为从严管理道路交通秩序,提升全区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水平,营造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决定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现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借鉴先进地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经验,以坚定的信心、坚决的态度、过硬的作风和超常规的管理措施,大力开展为期3年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活动,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全区道路安全畅通,实现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死亡事故大幅下降的工作目标。
到2017年年底前,全区重要迎宾线、重点道路的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科技管理设施齐全有效,全区国省道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死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较整治前下降20%以上。
到2018年年底前,全区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科技管理设施基本齐全有效,主要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减少,交通秩序规范有序,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较整治前下降30%以上。
到2019年年底前,全区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科技管理设施齐全有效,市民交通文明素质、自觉遵法守法意识明显提升,全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大幅下降,力争不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较整治前下降40%以上。
二、工作重点
从严整治10项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10项不文明交通行为。严治酒后驾驶机动车、涉牌涉证、客运车辆超员、疲劳驾驶、违规载货,货运车辆(特别是工程渣土车)超限超载、闯禁行、闯红灯等野蛮驾驶行为,以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各类违规运输行为。严管机动车违法停车、禁鸣区鸣喇叭、实线并道、不礼让行人或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逆向行驶、机动车道行驶,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跨越护栏、不走人行横道等交通违法行为。
三、整治范围
(一)区域内的国省道、建成区主要道路。
(二)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客运场站、旅游景区、大型居住区等周边重要道路。
(三)其他交通秩序混乱、通信环境差、事故多发的道路和农村公路。
四、工作措施
以同宣传、同治理、同建设、同管理为主要内容,持续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
(一)集中全区力量,调动各部门资源,共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1.全方位推进大整治宣传造势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营造全社会支持配合大整治工作和培养市民遵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一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同宣传、同治理、同建设、同管理为主线,在全区范围内分批次、分步骤、全方位推进大整治宣传工作,组织各类媒体持续、广泛刊播整治工作新闻;二是大力宣传“好交警、好司机、好市民”等正面典型,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及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三是在电视、广播节目中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每周定期向全区手机用户推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四是在政府官方微信、微博设置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的微提示、微曝光和微直播,实现有效互动;五是加强舆论引导,设置道路交通依法严管话题,组织网上网下开展广泛深入讨论,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政府办、区网信办、区文化体育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
2.多层面开展交通整治宣传。结合津南区各类争创活动,动员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交通文明志愿者队伍,组织发动交通文明志愿者统一穿着“平安马甲”,上路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二是在主干道路和社会单位、居民社区、交通枢纽大屏幕及公交汽车、公共场所内部的各类显示屏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在全区主干道路、交通流密集的路口路段、运输企业门前及国省道沿线村镇出入口,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安全劝导警示牌或粉刷宣传标语。三是在全区各大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道路交通法制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学生家长支持参与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相关工作。四是积极开展争创“文明交通示范岗”和“文明交通示范路”活动。(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妇联、区总工会、区运管局、区教育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
(二)打破壁垒,克服困难,各方协同整治道路交通秩序。
3.形成联合执法常态化。一是针对10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10项不文明交通行为,以“零容忍”态度,不间断开展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形成严管高压态势。二是对各类道路突出的交通违法和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对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和多次违法行为未处理重点人员的,逐一督促处理。三是对各大中型企业及相关责任单位的违法信息做好统计、汇转,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单位予以挂牌督办。四是动员整合公安分局、区运管局、区综合执法局、交警支队等专业执法力量和乡镇交通管理站、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交通文明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统一投入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中,切实形成合力、形成声势。(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运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
4.针对性开展专项治理。落实好非法客运车辆社区管控措施,全面排摸清理居民小区内停放的机动三轮车和违法违规加装篷座残疾人专用代步车,巩固前期机动三轮车综合治理的工作成果。针对机动、电动三轮车非法上路违法行为,坚决落实“属地治理”责任,由区三轮办牵头,切实落实好联合执法,围绕“源头管控、路面治理、重点清理”三个方面加强依法治理,严厉打击三轮车“五非”(非法上路、非法运营、非法占路经营、非法销售、非法改装)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运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残联、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
5.优化道路交通勤务运作机制。根据津南区道路交通管理实际情况,整合现有警力,研究改进街面警力投入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运作机制,提高街面执法效率。一是创新实施巡警、特警、治安警等警种参与道路交通违法治理工作模式,有效扩大街面交通管理警力覆盖面。二是增加交警执法管理辅助力量,配齐配足交通辅警,补足交通执勤执法装备装具,提高辅助交通执法管理水平。三是强化基层网格化执法力量和派出所警力联勤联动,并将上门宣传告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等工作与社区警务有机结合,夯实交通管理基础。(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运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区公路局、交警支队)
(三)加强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提升道路交通配套和管理设施需求共建水平。
6.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一是2017第十三届全运会前,完成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交通标线、中心防护栏的标准化建设。2017年年底前建设完成交通标志牌580面、交通标线450公里、交通护栏15公里。2017年年底前建设完成交通标志牌580面、交通标线450公里、交通护栏15公里。二是完善道路隔离设施,调整中心隔离护栏高度,加快国省道、县乡道路重点路口照明灯、信号灯、减速带、爆闪灯和隔离护栏建设,防治行人横穿。三是设置非机动车治理滞留点标示、对重点道路施划禁止停车黄色标线,完善交通指引标志。四是推进单向交通体系建设、停车设施综合供给和停车信息化建设,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等公共服务机构内部临时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拥堵节点滚动摸排和优化治理。五是加快主要路口路段和学校、医院周边交通标志、电子警察等交通设施建设。六是加快推进视频网、电子警察建设,新建、整合视频监控设施,应用新技术有效治理开车不系安全带、打手机、遮挡号牌、鸣喇叭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建委、区财政局、区运管局、区市容园林委、区公路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
(四)齐抓共管,守土有责,深入抓好源头安全隐患排查管控。
7.全面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原则,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一是将依法严管道路交通秩序作为辖区“一把手”工程,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加快补齐交通管理“短板”,确保各项工作履职到岗、追责到人。二是村居、沿街单位承担协助交通管理工作职责,自觉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并积极主动向公安机关举报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三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街镇划片分区,捆绑责任,共同推进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各项工作。(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
8.全面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发动单位、行业组织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履行好社会责任,切实落实好各行业单位门前的管理职责。一是各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对所管理的行业、系统开展宣传发动,积极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做到所有单位对参与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的认识统一、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氛围浓厚。二是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全行业人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承诺书,落实单位对驾驶人的教育管理制度。三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主动担责,制定本单位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做到经常受教育、人人守法规。四是加强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完善动态监控数据跨部门共享,对未落实动态监管的相关企业和车辆,严格追究责任,并责令限期整改,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要求改正且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处理。五是对道路运输企业及其所属车辆和驾驶人开展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风险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停运整顿、行政处罚、严厉追责、退出道路运输市场等措施。六是严格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发动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校车和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排查工作,组织对师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不乘坐不合格车辆。七是对辖区道路开展隐患排查,明确路权归属,重点排查整治路口信号灯不能正常开启,路口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缺失等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责任单位:区政府办、区各职能部门、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
9.深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段治理。按照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关于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及安全隐患点段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的通知》(津交安〔2012〕2号)有关职责分工和要求,全力排查整治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点段。交通事故隐患点段排查整治工作统一纳入全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考核、追责内容。对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由区政府成立调查组,从道路、车辆、人员、环境等方面分析事故成因,提出整改意见和追责意见。(责任单位:区建委、区运管局、公安分局、区公路局、区市场监管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
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是全市统一布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深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责任担当,更是第十三届全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此次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作为平安津南、安全津南、美丽津南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当前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为契机,将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纳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津南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区长李雯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办副主任刘桂宏、交警支队支队长李国年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区政府办、区调研督查考核办、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发展改革委、区建委、区信访办、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区安监局、区运管局、区市容园林委、区综合执法局、区环保局、区教育局、区文化体育局、公安分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公路局、区市场监管局、交警支队、各街镇、开发区管委会、农业园区管委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警支队,办公室主任由交警支队支队长李国年兼任,办公室负责协助做好大整治行动的组织部署、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情况汇总等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条块同步推进。
全区各单位要迅速动员起来,形成社会各个方面广泛支持、主动参与、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提供强大的源动力。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以超常规的措施、创新的手段,深入研究影响道路交通秩序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难题,不断完善常态长效治理机制,扎实推进各类执法和整治行动,最大力度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发生。要将大整治工作情况作为安全津南建设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并纳入对各街镇的年度考核。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效遏制影响道路交通秩序的根源性问题,力争在短时间内使道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好转。
(三)深化舆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各街镇要紧密结合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组织所属部门、居委会、村委会加强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把交通秩序大整治成果展现给人民群众。要加强信访稳控工作,完善预案,做到迅速处置、化解,避免激化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附件:津南区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任务分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