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沽政发〔2016〕10号
关于深化社区网格精细化服务的实施方案
为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提高服务居民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衡量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按照“全面知情、全程参与、全体受益、全域满意”的要求,以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工作者在网格服务管理中的“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作用,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二、目标任务
通过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建立纵横交错、分片包干、全面覆盖、层层履责、多网合一的管理体系,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目的,以管辖地域为对象,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格局,实现社区社会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三、 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居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二)注重实效,精细管理。从每个社区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建立精细化管理新模式,不断探索并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与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以综合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充分整合社区计生、民政、环卫、食品安全等各基层力量,以网格化服务为载体,做到“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聚百家心、办百家事”,扎实开展和谐文明平安社区的建设。
(四)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各相关部门明确自身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四、网格服务管理模式
(一)网格人员设置
1、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以社区为单位,以400户左右为标准,全镇共划分181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社工,将区域内所有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实施网格化四级服务。一级,网格长(社区党组织书记);二级,网格负责人(社工);三级,社区监督员(楼门院长代表);四级,楼门院长(均为社区志愿者)。
2、每个网格设定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负责该网格区域内的事务,组织、调动楼门院长,将社区居委会的全面工作划片包干,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精细模式,工作内容涉及到上级各部门交办的所有工作任务。
3、实行网格互助,相邻网格员协同入户、协同接待、协同处理突发事故等。
4、网格员同时需要承担社区专职工作,如:综治、计生、街道、民政、劳动保障、大气污染等工作,实现一人多岗、一岗多责。
(二)服务模式
社区网格员采取互助“一口式”服务,实现社区办事大厅“接待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处理”的模式,互助网格员协同入户、协同接待、协同处理突发事故、协同服务群众,以实现“一门进入,一口受理,协同办理,高效服务”的工作目标。
1、互助网格社工接案
(1)网格负责人在巡查、入户过程中了解到的人、事、物等方面的问题(每周3个半天时间为各网格负责人巡查、入户时间);
(2)网格监督员、信息员发现、反映的问题;
(3)居民来电来访提出、反映的问题。
2、互助网格社工立案
(1)社区网格负责入户后召开社区碰头会,将了解到的社情民意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向网格长报告;
(2)将每位网格负责人报告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拣;
(3)专职工作者领回各自负责的问题;
(4)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上报各有关负责科室;
(5)需要利用社会资源协调解决的问题整合资源共同解决。
3、社区专职工作者办理
(1)一般性工作:网格负责人现场处理,登记备案;
(2)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负责人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对接各专职社工,分类进行处理;
(3)突发性工作:网格负责人立即上报社区、街道及镇相关部门紧急处理,并对处理情况全程跟踪;
(4)需要审批的工作:网格负责人掌握信息,对接专职社工,报上级相关部门审批,网格社工对专职工作者进行督办。
4、互助网格社工回访
专职工作者限时办结各项事务后,转网格社工反馈服务管理对象,如期通知居民办理结果。
5、互助网格社工结案存档
处理完结各项事务,在《民情日志》中做好记载,以备存档。
1、 互助网格社工接案
(居民来电来访、入户受理问题) |
(三)督查机制
1、群众参与、民主评议。向居民宣传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管理内容,邀请群众及社区监督员监督网格责任人的工作,定期通过民主评议、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居民对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测试居民满意度。
2、协商议事,监督反馈。通过社区工作听证会、社区事务协商会、社区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对网格精细化管理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协商处理,提出改进意见、建议,监督、反馈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效果。
3、组织督导,多方参与。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工作人员应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及居民群众等各方面的监督,成立由街道办牵头组成的督导组,不定期到社区督查指导,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4、严格考核,强化落实。将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作为对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结合社区工作者绩效考核方案,严格考核。对长期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网格负责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调整、劝退、辞退,对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各部门、各社区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做好、做实、做精、做细。
(二)明确责任,加强监督。镇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及时提供基本政策、业务知识等内容,协助街道办建立并及时更新信息平台;各社区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责任,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带领网格社工人员服务好居民;全体社工人员要强化责任意识,熟悉相关政策和工作流程,严格履行好岗位职责。街道办统筹抓好网格管理工作,加强监督,不定期组织知识培训、业务能力比武、最美社工表彰等活动,助推网格服务工作顺利进行。
(三)总结经验,创新发展。各部门、各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研究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和措施,确保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运行顺畅,成效显著。
附件:咸水沽镇社区网格责任制度
2016年3月28日
附件:
咸水沽镇社区网格责任制度
为了确保网格化工作顺利进行,为居民实现精细化服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特制定工作制度:
1、首问责任制。首问责任人必须尽自己所能给群众提供最满意的服务,直至问题得到解决或给予明确的答复。对于不属于职责范围以内的工作,负责协助相关人员办理。
2、预约服务制。居民可以通过来函、来电、来访预约登记办理有关事项,网格工作人员按约接待处理。
3、网格责任公示制度。在社区醒目的位置设置网格化图谱,公示网格工作人员的姓名及管辖片区。
4、网格社区例行巡视制度。社区负责人定期巡视,网格社工在管辖区域内巡视,“人往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5、互助式协同入户制度。每周3个半天入户,入户具体时间由社区书记按照工作需要自行安排(自行安排的时间可与街道办报备),每人每月至少入户30户以上。对网格内的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综治对象必须每季度入户走访一次;对低保户、残疾人、矫正人员、临时困难户、慈善救助户、军烈属等每月至少入户走访一次;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90岁以上老人每周走访一次。
6、网格共建会议制度。社区书记每周主持召开一次例会,传达市、区、镇会议精神,专职工作人员布置互相交流学习相关知识,上报居民信息情况,针对各网格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汇总、研究解决方案;每季度召开一次共事会议,强化辖区单位、社区建设与管理的责任,实现网格共建资源共享。
7、学习制度。街道办组织网格员积极参加区、镇组织的相关培训学习,提高理论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水平,提高工作能力。
8、考核制度。网格责任人每季度进行自查自评,年终由领导考核小组对网格服务管理情况进行集中考核、测评。同时对社工专职负责的工作,镇相关负责部门需对社工进行个人专项工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