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爱版 简体| 繁体

名    称 :
关于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121120112000187098H/2020-00050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站政字(2010)第136号
主    题 :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内容概述:
夏季持续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容易使生产作业人员身心疲劳,从而引发各类事故。因此,切实加强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维护我镇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小 站 镇 人 民 政 府

站政字(2010)第136

                                                                 签发人:刘艳

                                                                                                                       

关于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工业园区及各类企业:

    夏季持续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容易使生产作业人员身心疲劳,从而引发各类事故。因此,切实加强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维护我镇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全面落实防暑降温的各项措施

       各有关单位要切实提高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各项防暑降温的措施。一是要抓紧制定防暑降温工作的实施计划,要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二是要落实好防暑降温的资金和物资,检查和配备好各种通风、降温的设施和设备,购置和配发各种防用品和防暑药品。三是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露天、高温作业的单位要适当延长午休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烈日曝晒;建筑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搭设凉棚等遮阳措施,为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积极开展夏季安全生产专项教育

 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教育方式,开展应知应会训练,提高职工防触电、防中暑等自我保护技能;露天作业企业要在认真落实防曝晒、防暴风、防雷击等措施的同时,组织好各项实战技能演练,提高职工的防灾意识和防灾、救灾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认真做好夏季安全检查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立即对防暑、防湿、防雷击等各项安全措施开展检查与自查,检查的重点是高温作业岗位,防暑降温设备设施,坑、池、罐、、沟等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各类电气设备的绝缘程度和防护措施,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放和运输环节。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对重点部位和未能彻底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做到加强监控,严盯死守,确保万无一失。

       四、全力确保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夏季安全工作

       各有关单位要以夏季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和区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1、严格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各危化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的有关管理规定,坚决落实各种防范措施和责任,要严格检查,杜绝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各种气态、液态化学物品储罐要严格实行喷淋降温制度,确保喷淋装置完好运行;各运输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办理各项手续,加强押运和运输工具的管理,严禁性质相抵触的化学物品混装运输。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坚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2、建筑施工安全。各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做好防高坠、防坍塌、防触电、防火灾、防机械事故等各项安全生产预防工作。

       3、严防各类群体性中毒事故。凡进入坑、池、罐、、沟以及井下管道作业的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强制通风、空气检测、佩戴专用防护用品等安全措施,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企业、建筑工地集体食堂的管理,坚决防止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4、落实用电安全措施。各单位要开展用电安全技术检查,尤其要加强对临时线架设、移动电动工具、焊接设备、施工现场用电等作业的安全用电检查,各类电气设备要严格执行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的规定,对电工作业人员要进行夏季安全用电教育,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小站镇人民政府

              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