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爱版 简体| 繁体

中共津南区委海棠街道工作委员会 海棠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海棠街2024年民心工程》 的通知
来源:海棠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4-01-31 17:13

中共津南区委海棠街道工作委员会 海棠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海棠街2024年民心工程》

的通知

各部门、各社区:

现将《海棠街2024年民心工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天津市津南区委海棠街道工作委员会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海棠街道办事处  

2024131    

海棠街2024年民心工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结合海棠街2024年重点工作,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海棠街决定实施2024年民心工程。

一、实施文化惠民建设工程

组织开展第三届海棠文化艺术节、第二届海棠邻居节、体育节、歌手大赛及院校研学实践等系列活动,坚持党建引领,培塑海棠文化,激发创新活力和青春动能,助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在海棠落地生根。

二、实施智慧治理建设工程

打造街域三维实景地图。基于GIS地图的网格、人员、场所、事件、公区视频监控、“慧眼”高空视频监控等社会治理元素,实现数据关联,构建街域可视化调度指挥“一张图”;建立“接诉即办”大数据分析平台。推动诉求热线由“话务中心”向“服务中心”“数据中心”转变,即对街道、各部门满意率、事件类型、不满意问题、高频问题、高频诉求人分布从多个维度分析,精准感知社情民意,深度挖掘分析民生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高诉求解决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激活小棠帮办小程序“四个帮”应用服务功能。精选高频事项、热门服务、常态服务,通过与支付宝平台信息互通、业务互联,上线社保养老、医疗就诊、生活缴费、公交出行等功能,真正实现将服务送到“指尖”;运行“慧眼”高空视频监控服务项目。依托铁塔公司基础设施条件优势,计划在全街4处监控点位科学布控搭载高清摄像机,开展消防预警、公共安全监控、智慧城管监控等应用,对重点监控区域进行7*24小时AI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报警,助力蓝天保卫战、消防预警、应急防汛等工作。

三、实施平安宜居建设工程

利用无人机手段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定期配合消防大队及有关部门开展居民区、公区、林区防火巡查,做好消防前哨;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一条街建设工作。以雅馨路两侧底商为街区创建实体,增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安全“十有”商户,打造事前预防型公共安全治理示范街;将海棠花溪公园作为国家安全主题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设置相关宣传小品,加大国家安全宣传力度。

四、实施高品质生活建设工程

开展绿化园林增绿、补绿项目。对雅深路、雅正路、雅观路、同砚路等街域内重点路段补植补种行道树,预计补植千头椿、国槐、白蜡、法桐等树种1000棵;提升街域秩序环境品质。重大活动现场进行秩序保障,科学部署执法力量,精准管控各环节安全稳定,严查占路经营、发放广告等行为,协助交通部门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五、实施“健康+”建设工程

开展“健康+助餐”服务,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级食堂打造为健康食堂,同时在各社区设立二级食堂,加强食品安全巡查督查,确保老人用餐安全;开展“健康+体育”服务,提升体育公园健康步道,在景新、品尚、知香三个社区,增设体育健身器材;开展“健康+心理”服务,在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并及时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在社区、养老中心等场所设立健康加油站,定期开展义诊服务,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和相关活动;完成海棠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竣工并交付使用,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改善街道的居民的医疗环境。

六、实施精细化治理建设工程

申请成立新社区,以翰海雅苑、清兰嘉苑片区为管辖范围,组建成立新社区;建成公区网格治理体系,划分公共区域网格,制定并动态调整“五查五看”职责清单,通过“行业部门主管”+“网格员巡查协助”“条块结合”的形式,全面强化街道公共区域管理服务提质增效;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聘请垃圾分类引导员,按照区考镇街工作要求,协助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督导、引导工作,督促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按照垃圾分类精品示范镇街标准,每月对各社区垃圾分类内业工作进行考核。

七、实施双创兴业建设工程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联动社会多方资源,助力高校毕业生、社区居民高质量就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街域劳动力素质,以技能促就业;推进就业见习,提供见习岗位。强化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做好院校师生、社区青年创业者项目孵化,激发街域创新创业活力,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实落细“双万双服”工作,定期电话沟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阻点,记录企业急难愁盼的关键,并建立问题清单,及时协调解决;全力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民参保调查和社保宣传工作。

八、实施“全周期型学习”街道建设工程

一是推进海棠大学堂项目升级。打造“学者讲堂”,对接院校专家学者面向院校和南开学校师生开设讲座论坛,加强校际沟通交流和资源流动,如对接教授学者开展思政、科研等方面的学术交流讲座;二是推进海棠银发大学项目升级。稳定运营海棠银发大学线下课程,打造高质量精品课堂。推出“银发沙龙”,组织老年人摄影写真、化妆造型、中医养生等系列兴趣活动,激发老年居民活力;三是推进海棠幸福书院项目升级。进一步对接南开大学师生,动员居民志愿力量,探索持续稳定的运作机制,打造“海棠南开书房”。整合社会多方资源,组织开展针对固定群体的技能培训;四是推进海棠果儿项目升级。开展“海棠果儿研学营”,定期组织研学活动,探索人文历史,走进知名院校,开展课外实践,如定期组织幼儿园、南开学校学生参观高校、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涉及思政、科普、专业实践等内容的场馆基地;五是全力打造"全职妈妈成长计划"项目。设置从业技能、家庭生活、情感健康、品质生活等优质课程,凝聚和带动辖区全职妈妈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半边天”作用,促进家庭和谐,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九、实施服务型治理模式建设工程

实施“精网微格”升级工程,在2023年基础上,持续深化“精网微格”升级工程,完善相关制度配套,优化各社区微网格员人员配置,多措并举促进微网格员作用发挥,挖掘宣传典型案例,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创新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积极开展“听民声”活动,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在你身边”作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发挥司法所轮值律师和“人民调解员”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紧密结合人大代表联络站月度接待安排,每月20日开展人大代表月度接待活动,以“民情议事亭、角”为抓手,院校代表在岗接待群众,街道社区代表深入社区民情议事亭、民情议事角开展“亭角议事”活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协助人大代表将收集的民情民意形成代表提案,畅通反映民声重要渠道。

十、实施志愿服务建设工程

    升级打造海棠志愿服务积分项目,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自治程度,推动形成“积分激发动力、群众主动参与、共建美好家园”浓厚氛围;培育壮大海棠“合伙人”队伍,持续丰富“海棠合伙人”志愿服务项目,让项目指向更加明确,切实解决居民身边的问题,优化项目活动开展计划,增强志愿者与被服务人员粘性,让居民师生在项目中有所收获;全面开展五分钟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能动性和先锋性,鼓励在职党员以“五随手”方式,运用碎片化时间参与社区治理,以“星星之火”点亮群众高品质生活。


附件: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