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爱版 简体| 繁体

打好“三增”组合拳 振兴路上谋发展
来源:小站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2-26 17:35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小站镇聚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村土地价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势利导、逐步推进”原则,着力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形式和运行机制,精心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业态、新动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地价值合理增长、农业效益增加,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质量 城乡融合 农民增收

示范带动,增收来源多样化。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抓示范促提升的思路,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聚焦传统产业提升,依托东大站、营盘圈、新开路三个村,大力发展阀门产业,提升集体经济。聚焦农文商旅融合,打造迎新民俗嘉年华乡村旅游项目,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借助会馆种植核心区文旅资源,将小站稻种植产业、生产服务业、休闲旅游业链接成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政策支持,集体收入稳增长。成立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普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利用专项资金购买标准厂房,通过出租厂房保证收益,并将每年的收益投入再生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

盘活存量 激活资源 农地增值

加强规划引导,推动稻田景区推广小站稻种植、研学体验、田园观光、稻蟹垂钓等农事劳作体验经营模式,打造以迎新民俗嘉年华、小站稻会馆种植核心区为龙头,以米立方、稻作馆为左翼,以东部未整合村连片稻田、民宿、自然村落为右翼的小站特色乡村旅游,将稻田盘活成旅游观光的风景区。

实行分类打造,推动风景钱景坚持一村一品,明确产业规划,吸引社会资本,盘活村庄闲置房屋,打造以稻香斋、盛徽农庄宴、传林农家院为代表的20余家不同档次民宿农家院,集中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带。

培育增量 融合发展 农业增效

注重融合发展,推动资源产品全面贯彻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赏景、采摘、休闲、娱乐、研学等体验型项目吸引市民下乡进村,观赏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品尝特色美食、购买土特产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如洪亮的平菇种植,实现用蘑菇伞撑起致富伞。再如,有稻儿米糕以小站镇的小站稻为原材料,打造无添加、纯手工小站稻食品,成为小站镇的一张名片。

探索新型模式,助力水稻绿色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农业3种模式,村合作社积极对接中粮、金谷电商平台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农业生产,梦醒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浩鹏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津门绿禾飘香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等配套服务,探索新型种养循环模式,建成小站稻生态种养循环基地。

未来,小站镇将继续学习贯彻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脱贫攻坚成果上下功夫,着力壮大镇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附件: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