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南区工信局2018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法制办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工信局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职能,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我局始终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认真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始终把依法行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并联合区法制办召开行政执法交流座谈会,区法制办主任姚荣成及科室负责同志就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给予指导,并提出相关建议。二是制定了本年度依法履职计划。明确了规范行政执法、规范文件管理、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开展法治宣传培训等工作内容,将责任目标分解到节能科、调研室、办公室等部门,督促抓好落实,分管领导定时对履职次数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三是加大行政职权事项履职力度。我局共有行政处罚职权12项,执法人员2人,2018年履职率100%,执法人员人均履职频次达标。四是按时总结并向区法制办上报本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零处罚情况报告、行政职权履职情况报告。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按时完成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征求意见反馈工作,对各部门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均认真组织研究,及时提出反馈意见,2018年共反馈意见60余次。二是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2018年,我局共制定《津南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津南工信发〔2018〕5号)和《津南区工业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津南工信发〔2018〕26号)两项规范性文件,均符合《天津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要求,由本单位法律顾问进行审核,充分征求区法制办和相关单位意见并进行修改,在津南政务网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经区政府常务会通过后发文执行,及时向区政府备案。2018年我局承担起草区政府规范性文件两项,分别未《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津南区加快智能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津南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津南政办发〔2018〕6号)和《津南区引聚海河教育园区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津南政办发〔2018〕31号),均按照区政府办要求提交了起草文件情况汇报,说明起草背景、起草依据、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和工作建议。三是落实规范性文件的“三统一”制度。制定了我局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我局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办公室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统一使用“津南工信发”文号。四是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本委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办公室负责定期组织清理,并对清理结果及时予以公布。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一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规则。落实《工业经委“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2018年共召开党委会68次,对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大额办公设备购置、干部选拔任用、办公楼修缮工程等重要事项均集体决定,保证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二是建立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卢学民、唐俊卿担任本单位法律顾问(聘期为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规范性文件制定出台过程中,法律顾问及时研究相关法律政策,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把关。三是认真做好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在起草津南政办发〔2018〕6号文件期间,提交了公平竞争审查报告,通过了公平竞争审核。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节能科两名人员积极参加了行政执法人员参与区法制办举办的全区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依法行政专题系列培训讲座、执法监督平台工作培训会和市工信委组织的淘汰落后产能和取缔“地条钢”工作专题培训、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普法培训、节能和清洁生产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二是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认真学习并落实市工信委行政裁量权制度,及时向区法制办备案,报送执行情况自查报告。三是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行政执法职权和权责清单的对应统一工作。及时学习节能降耗相关法律法规,密切与市工信委、区审批局的沟通,2018年未进行权责清单调整,行政职权未发生变动。四是扎实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工作。3月初制定了年度行政检查计划,明确权责清单并落实到位,2018年完成执法检查35次,通过执法检查,使企业和公共机构的节能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有力推进了我区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的步伐。落实“边执法边普法”要求,到金港华、奥斯特阀门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验收时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法律的宣传,到荣钢查看高炉运行数据时及时向荣钢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到众志汽车等企业走访调研时向企业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天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畅通企业投诉渠道,通过权责清单公示、工作群、微信公众号、举报箱等方式,畅通投诉途径,2018年我局未接到企业投诉。五是完善执法制度建设。健全了我局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六是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运行。由节能科人员专门负责平台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录入执法检查信息,保障执法监督平台稳定、有效运行。
(五)提高全委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健全我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孟祥凯任组长,主任李学英任副组长、副主任郝印杰、李龙柱任组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调研室,负责全委普法依法治理具体工作。二是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本委重要议事日程,1月2日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我局贯彻落实《津南区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方案。10月13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区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党委书记对普法清单及针对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等法律法规的落实进行了深入强调。三是落实学法用法制度。制定了《津南区工业经委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认真组织学习了《宪法》、《监察法》和党内法规,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2018年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四是按照《津南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南党发[2017]42号),配合牵头单位做好强化市场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五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督促考核,听取行政执法人员履职方面的述职,将行政执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督促行政执法人员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履职到位。
二、存在问题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有待加强。结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产业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企业宣讲解读不够深入。二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程度有待提高,法律顾问作用有待发挥。三是行政执法工作有待提升。检查力度还需加大,执法制度有待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9年,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津南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实施方案》,加强与区法制部门沟通,坚持依法行政,履职尽责,推动我局依法工作再上水平。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落实,强化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把关。制定全年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机制。
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对重大行政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策,必要时采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程序。重新研究聘请我局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合同审核、提供法律咨询论证等方面的审查把关和法律服务作用。
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工作。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制度,及时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提高规范性文件的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学习与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定期组织全委人员学法,全年不少于2次,加强对党和国家重要法律法规、涉及我局业务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市、区举办的培训、讲座和考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五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按照我局执法职权,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争取做到针对性强、覆盖面广、整改有力,增强执法检查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履职率达到100%。完善健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与市工信委和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执法人员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019年1月8日
(联系人:津南区工信委 连莲;
联系电话:8891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