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爱版 简体| 繁体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1-08 08:30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2023年行政执法

工作报告

  

    一、本机关行政执法工作基本情况

本机关有行政处罚权210项,2023年度全年办案数34件,罚没款金额共计10.6852万元。本机关有行政检查权27项,2023年度进行行政执法检查1000余人次,履职率100%。

本机关有行政征收权0项,2023年未发生。

本机关有行政确认权5项,2023年未发生。

本机关有行政强制权16项,2023年未发生。

本机关有行政给付权0项,2023年未发生。

本机关有行政裁决权0项,2023年未发生。

本机关有行政奖励权7项,2023年未发生。

本机关有行政许可权6项,2023年度到12月份作出行政许可50836(其中自然人181件、法人50655件)。

本机关有其他行政职权17项,2023年未发生。

二、工作情况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市执法总队的具体指导下,我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依法行政工作要求,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为保障我区粮食稳产增产,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发挥有力法治保障作用。

   (一)强化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1.深化理论武装。按照区农委《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支队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全面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重要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

    2.执法练兵练强兵。按照市总队《关于印发天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津农执法[2023]13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制定完善行政执法制度规定22项并监督实施。加强执法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开展执法检查、进行案件查办,严防执法违法。通过大练兵活动,打造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为推进我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行政执法保障。

    3.我为群众办实事显成效。一是认真及时办理群众诉求。“诉求清单”来件即办,严格按照办件时限办理,办结群众12345来件,全部按时回复,达到群众满意。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法定职能。我委党委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实现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及时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自上而下、整体联动、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全面开展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和领导集体学法制度,将依法行政知识列入年度学习计划。重点学习《宪法》《农业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储备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思维。

(三)强化法制宣传、培训工作

在法制宣传方面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普法“四个结合”要求,构建普法工作长效机制。针对监管对象特点和法律法规制度修订,结合农时季节,采用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监管对象、贴近社会公众的宣传方式,开展法律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等集中宣传6场次,组织执法人员与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结对子”,在全区范围内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151户,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坚持把普法贯穿执法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抓实抓细日常法治宣传、法治教育。宣传活动中累计接待现场咨询500余人次,发放手提袋、明白纸、农产品安全知识手册等宣传材料5000余份,悬挂布告、标语100余幅。印制下发并张贴农产品质量安全、致畜禽饲养户的政策法规告知书、农村宅基地政策法规宣传明白纸等农业领域宣传材料万余份。

在法制培训方面一是组织支队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市执法总队组织的线上线下培训共4期,参加区司法局线上公共法律法规学习2期,津南支队组织学习各类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6次;二是组织开展2023年镇街农业执法人员专项执法培训2期。

    (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1、种植业执法工作

1)开展种业专项执法检查

为确保春季生产用种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按照《市农业农村委关于开展2023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的通知》及《2023年天津市津南区农作物种子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对全区7家种子生产企业和10家种子经营门店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使用说明、二维码等内容是否完整、规范;种子经营门店台账是否齐全、规范;主要农作物种子是否存在未审先推、越区种植、已撤销审定品种违法推广销售等情况。严厉打击无证生产、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试验数据造假、非法从事转基因种子生产等行为。

2)开展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活动

检查生产企业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对辖区内的10家种子经营门店进行了全覆盖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相关资料送到种子生产经营者手中,通过普法宣传,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者行为,提高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3)农作物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专项检查

依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对2家防治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对其规模、经营资质、专业服务能力及药械储备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督促其守法合规经营。

4)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

按照《2023年津南区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农资生产企业生产许可;有无生产假劣产品情况;产品外包装、标签、使用说明是否合规等情况;农资经营门店经营许可;有无经营假劣农资产品;购销台账建立情况;所售产品标签、包装是否符合规定等情况。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和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加大农资生产、经营环节检查力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落实检打联动。全年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1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76人次。

5)豇豆专项执法检查

按照市农业农村委下发的关于印发2023年落实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对国家规定的重点治理品种豇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摸清种植底数,于4月中旬开展了豇豆专项普法宣传,将《致豇豆生产经营主体的告知书》发放到农户手中,使其提高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大执法的频次,严查种植环节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强化农药环节的执法检查,加强农药产品质量监管。打击使用禁限用农药、假劣农药,从源头上把好关。强化监督抽查,检打联动,将豇豆作为重点监督抽查的对象。

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专项检查

结合生物安全宣传、农资下乡进村宣传等活动,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积极营造共治环境。采取发放明白纸、现场咨询等方式,普及识假辨假知识;结合执法检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意识;以玉米种子为重点,开展种子经营环节农业转基因生物专项执法。

2、加强渔政领域执法监督检查。

1)捕捞业管理情况

根据市农委、市渔政处2023渔政亮剑执法行动关于《打击电鱼实施方案》《打击禁渔期违法捕捞实施方案》年初至今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加强对辖区内主要河道的渔政执法巡查和法律宣传,制止杜绝各类违法捕鱼现象发生,截止禁渔期实施前在重点地区、重点河段多处张贴、悬挂渔业法律布标,对渔民和过往群众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在市渔政处组织的海河联合执法中,查处一起发生在津南辖区内无证捕捞案件。截至目前共处置并回复了我区各级河道内有关违法捕捞的市长热线和信访件共50件。

2)养殖业管理情况

根据市农委和市渔政处关于养殖业《投入品三年整治实施方案》执法要求,年初至今结合区农委和区农服中心多次出动执法人员,针对辖区内14家重点水产养殖企业和单位的养殖生产记录的填写、饲料、鱼药仓储使用情况、养殖用购进虾苗的检疫证持有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宣传和布置,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个别厂家提出了要求并进行了警告,期间发放禁用药明白纸、养殖业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宣传材料1500余份,通过上述工作为下一步养殖生产中、后期的投入品执法和投入品药残检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管理情况

根据市农委市渔政处关于《2023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清风行动实施方案》年初至今在前两年对我区各类场所经营利用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和产品的管理基础上,对于群众上缴和有关部门移交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接收和救助工作,同时继续加强我区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宣传力度,利用区政府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在休闲园,水产养殖场户和海河周边,对渔民和过往群众共计发放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宣传材料和保护动物宣传图片300余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识别和保护意识和觉悟,为下一步《清风行动实施方案》的进一步落实和完成打下良好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3畜牧、诊疗执法检查

1)加强畜禽养殖场(户)执法监督。出动200人次100车次检查畜禽养殖场户60家次。重点检查养殖环节是否存在抗生素、禁用化合及“瘦肉精”等违禁品违法添加行为,加强对养殖场户的现场检查,从严从细检查防疫条件、防疫活动、养殖档案或生产记录;充分利用“放心猪肉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可追溯系统”,深入养殖场户进行信息核查,着力发现违法线索,依法查处不按规定落实防疫条件和实施强制免疫疫病监测、清洗消毒、建立养殖档案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违规饲喂餐厨剩余物、使用非洲猪瘟疫苗、违规处置病死畜禽、检疫申报资料不实,逃避检疫、“洗猪”等违法行为、对查处经营运输运输、屠宰未经检疫畜禽及其精液种蛋的案件,要追踪倒查养殖场户逃避检疫行为。

2)加强禽类屠宰场执法监管。对我区1家禽类屠宰场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出动48车次106人次重点监督检查不依法开具或开具虚假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等违法违规行为及在肉品生产经营环节,查处生产经营来源不明、无检验检疫证明或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共屠宰禽类550批次,2850443羽。

3)加强兽药经营企业的执法监督。以服务“三农”、“打假、保畜、增收”为宗旨,强化兽药全程执法监督,源头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净化市场,保证兽药质量。共出动执法车辆15车次,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检查兽药经营企业15家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4)严厉打击随意宰杀畜禽及出买卖水产保护动物的违法行为。出动366人次170车次重点巡查农户院落、路边集市、楼群里巷、街道马路等场所,对随意宰杀畜禽摊点、门店一律清理取缔,不留隐患。对各镇清理私屠乱宰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

5)加强饲料企业的监管、确保投入品使用安全。

对养殖户投入品严格把关,尤其对饲料进行追溯。重点检查养殖档案、供货商资质、购买与使用饲料、自配料有无违禁品等情况,引导他们自觉采购、使用合格的饲料产品和原料。共抽检9批次饲料送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经检测全部合格。

共出动执法车辆30台次,执法人员70人次,检查我区饲料生产企业30家次,执法人员严格按照《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饲料标签》等行业规范标准要求检查。

6)动物诊疗机构监管:我区现有25家动物诊疗机构,均已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对动物诊疗机构的职业兽医进行了监管登记及注册;共出动130人次,50车次,检查动物诊疗机构50家次,要求动物诊疗机构制订相关的制度并公示上墙,规范诊所消毒并做好记录,死亡动物按照规定无害化处理,督促诊疗机构及时填报狂犬病免疫信息。

4林业资源和野生动物执法工作

1)执法检查开展情况

2023年截止到目前,津南区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第三大队扎实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林业资源保护执法、林业种苗监管执法、森林防火安全执法、林业植物检疫执法等执法行动,共进行行政执法检查89次,出动执法人员200人次,其中检查种苗生产单位9家次、木材经营户6家次、造林绿化单位2家次、野生动物养殖单位4家次,执法检查数据已全部上传至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

对辖区内湿地、林地、河流、水库等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定期执法巡查,对辖区内林地防火、病虫害防治进行定期执法巡查,巡查次数75次,出动人员180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4起。

5农业机械执法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无事故。我大队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等,对农机户、农机合作社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查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无证、伪造变造证牌、逾期未检、非法改装拼装等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共开展执法检查42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其中和公安交通部门开展联合检查9次,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3起。

6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天津市土地管理条例》及《市规划资源局 市农业农村委关于进一步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有关意见的通知》(津规资监函〔2021〕109号)有关要求,我大队为切实做好农村宅基地执法工作,对相关单位推送的农村村民非法占地建住宅行为疑似图斑点位进行认真核查,截止到目前共核查点位8   个,退回推送点位1个,无立案查处农村村民非法占地建住宅案件。

结合种业、知识产权、农资打假、渔政领域执法监督、畜禽屠宰、兽药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项执法工作,截止目前共开展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渔政、林业等行政执法检查共计820次,出动执法人员1983人次。其中检查畜牧养殖场户60家次;屠宰场48家次;兽药经营15家次;饲料生产企业30家次;动物诊疗机构50家次;水产方面生产、经营企业54家次;私屠乱宰巡查170次;林业执法检查89次,执法巡查75次;农机执法检查42次;种植业执法检查187家次。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农资打假联合执法检查与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4次。

立案查处案件34件,其中农业案件30件(其中立案未结案4件),林业案件4件。罚没款10万余元,

按照《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对三个大队的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均做到执法主体合法,事实认定清楚,证据完备,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理,法律文书规范,符合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和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

农业执法支队还处于改革过度时期,制度规范还不够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落实,人员不足,责权不是很清晰,给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和办案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四、2024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1.强化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执法办案水平。一是强化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进一步规范支队行政执法制度、规划计划并监督实施;三是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四是加强执法案卷执法程序、处罚决定合法性等审核把关,不断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2.强化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强农业各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对执法检查、监督抽查、举报核查等发现的违法线索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集中执法力量,及时调查取证,坚决依法查处,杜绝有案不查、违法不究现象。

3.强化法制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守法意识。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普法“四个结合”要求,构建普法工作长效机制,把法制宣传与执法检查、案件办理、下沉社区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随时随地做好法制宣传工作,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024年1月8

附件: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