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关爱版 简体| 繁体

区卫生健康委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津南区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01-10 14:11


区卫生健康委2024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卫生健康委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落实“十项行动·津南行动”,努力提升卫生健康领域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真正做到服务全区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将2024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机关行政执法工作基本情况

2024年度完成行政处罚案件共计229件,罚没款总额1106860.23元,罚款1064000元,没收非法所得42860.23元。其中简易程序113件,普通程序案件114件,听证案件2件。完成首违不罚案件2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1件。本年度共3件行政复议,其中1件维持,1件不予撤销确认程序轻微违法,1件结果未出。4件行政诉讼,其中2件二审均胜诉,1件高院再审结果未出,1件还未开庭。全年完成了6038户次监督,人员履职率达到100%

2024年度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长期扶助金给付1538人(失独813人、伤残725人),共给予1521.84万元;计划生育失独家庭一次性扶助91人,给予273万元;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扶助金给付23204人,共给付2784.48万元。

2024年度无行政奖励、行政强制。

2024年,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545户,联合其他单位开展双随机联合检查19户次。其中,完成国家随机监督抽查284户,发现问题督促整改6户,立案处罚3户;区随机监督检查261户,发现问题督促整改3户,立案处罚1户,所有随机检查结果均进行公示。

二、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

(一)做好投诉举报受理,维护合法权益

依照《举报投诉案件受理查办制度》,规范投诉举报案件接待、受理、登记、处理、回复等工作流程,及时受理群众对卫生健康领域投诉案件,依照不同部门职责将投诉举报内容分类进行处置,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声。今年受理了社会举报案件302件,均做到妥善处理。

(二)压实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作

1.打击无证行医。执法部门整理了近年来无证行医案件和投诉举报,并制作了复查线索清单。全年复查了75个点位,其中5个已合法化,1个被立案处罚。对新增点位确保在10日内复查,终止违法行为。2024年,查处了8起无证行医案件,没收违法所得20873元,罚款377500元,并对4个非法行医者没收了药品器械,共计4箱药品和5台器械。其中1起重大案件罚款222500元,没收违法所得11125元。于1121日召集区市场监管局、公安津南分局举行2024年打击无证行医联席会议。会议总结了今年的工作情况,分享执法案例和先进做法,讨论无证行医案件处理的解决方案,加强与药品监管、公安部门紧密合作,利用多部门联合办案的优势,高效打击无证行医行为。

2.开展联合检查。与市场局开展了医疗美容专科机构联合抽查工作,共同监督检查了医疗美容专科机构3户。配合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公安、市场监管、人社、税务和消防等部门对1户电影放映机构、1户歌舞娱乐场所、1户游戏游艺场所开展了联合抽查工作;配合公安分局,与市场监管、人社、税务和消防支队等部门对6户住宿机构开展了联合抽查工作;配合教育局,与民政、人社、市场监管及消防等部门共同对5所中小学2所托幼机构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工作。

(三)普法与宣传同步推进,提高经营主体法律意识

召开街镇综合执法人员法律培训会,组织辖区内各街镇综合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就无证行医的行政检查相关政策法规及方式方法进行规范化培训。417日至22日分6场召开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暨分专业分类别普法工作会。417日至25日,召开津南区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暨分专业分类别普法工作会。416日至17日举办放射卫生分类别普法工作会。为确保游泳场馆卫生安全,对28家游泳场所负责人和水质工程人员进行培训,规范经营行为。联合社区开展美容美发单位法规培训,增强卫生管理意识。711日,对23用人单位开展了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培训。126组织津南区尚未完成治理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工作的10用人单位开展培训。

(四)落实“首违不罚”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为改善营商环境和促进医疗机构发展,实施“首违不罚”政策。符合《天津市卫生健康领域‘首违不罚’事项清单》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建立法律援助体系为医疗机构提供改正机会降低负担推动医疗行业有序发展助力津南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健康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履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还需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还要提升。

(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辖区内公共场所每年新增较多,部分场所未见实际经营行为,缺乏退出机制监管对象增多,监管人员未同步,造成监管力量有缺口。

(三)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还不能很好适应管理对象的需求,普法宣传效果还需加强。

四、2025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一)规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平台信息上传,全过程记录、行政处罚结果公示、法制审核等各项工作。坚持“以案促学”“以案促能”提升业务专业力和法律应用力。提升处理投诉举报的能力,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统一。加强案卷稽查,加大力度开展案卷审查,减少诉讼风险。

(二)创新执法方式,提升行政执法满意度。通过增强培训效果,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养和执法办案能力。推行柔性执法,积极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非强制执法手段引导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三)高效完成《天津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执法能力水平,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工作纪律。











附件:

新媒体矩阵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